搜索
首页 《班婕妤怨歌》 望舒圆易缺,金风换炎节。

望舒圆易缺,金风换炎节。

意思:望舒圆容易缺,金风换热节。

出自作者[清]纳兰性德的《班婕妤怨歌》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扇子和月亮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出一种深深的哀怨和思念之情。 “团团望舒月,皓皓冰蚕绢。”开篇两句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仰望明月,想起那冰蚕制成的丝绸团扇,这团扇曾经在炎热的夏日为自己带来一丝凉意。 “欲却炎天暑,比月裁成扇。”诗人希望这团扇能赶走炎热的夏天,就像它模仿月亮的形状制成一样。这里诗人对扇子的期待和依赖,反映出她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美好愿景。 “望舒圆易缺,金风换炎节。”接着两句诗描绘了扇子的命运,月亮总是圆了又缺,季节也随着金风变换更替,而扇子也渐渐失去了它的作用。这暗示着爱情和生活的无常,美好总是短暂的,而困难和挑战却是永恒的。 “风凉秋气寒,匣扇复谁看。”随着季节的变换,秋风带来了凉意,扇子也渐渐无用,诗人再次陷入孤独和无助的境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迷茫。 “扇弃何足道,感妾伤怀抱。”诗人明白扇子已经无用,但她心中的伤痛却无法消除。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爱情逝去的痛苦和无奈。 “对月泪如丝,君恩异旧时。”最后两句诗再次将视线转向明月,诗人对着月亮流泪,因为她感到君王的恩宠已经不同于往昔。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同时也透露出对爱情逝去的哀怨和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扇子和月亮,表达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同时也透露出对爱情逝去的哀怨和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团团望舒月,皓皓冰蚕绢。
欲却炎天暑,比月裁成扇。
望舒圆易缺,金风换炎节。
风凉秋气寒,匣扇复谁看。
扇弃何足道,感妾伤怀抱。
对月泪如丝,君恩异旧时。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关键词解释

  • 金风

    读音:jīn fēng

    繁体字:金風

    英语:autumn wind

    意思:(金风,金风)
    秋风。
      ▶《文选•张协<杂诗>》:“金风扇素节,丹霞启阴期。”
      ▶李善注:“西方为

  • 望舒

    读音:wàng shū

    繁体字:望舒

    意思:
     1.神话中为月驾车的神。
      ▶《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王逸注:“望舒,月御也。”
      ▶元·刘壎《隐居通议•骈俪三》:

  • 炎节

    读音:yán jié

    繁体字:炎節

    意思:(炎节,炎节)
    夏季。
      ▶晋·李颙《悲四时赋》:“悲炎节之赫羲,览祝融之御辔。”
      ▶唐·钱起《送薛判官赴蜀》诗:“单车动夙夜,越境正炎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