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比干墓》 一沉冤骨千年后,垄水虽平恨未平。

一沉冤骨千年后,垄水虽平恨未平。

意思:一个沉冤骨千年后,在水虽然平恨不公平。

出自作者[唐]汪遵的《比干墓》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一位因忠言而死的贤臣的深切缅怀,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和对公正的追求。 首句“国乱时危道不行”描绘了当时社会动荡,政治环境险恶,正义之道难以推行。这句诗奠定了整首诗的悲壮基调,为后续的悼念和感慨做了铺垫。 “忠贤谏死胜谋生”是对那位贤臣的赞美。他以直言进谏的方式,虽殒身不恤,却胜过那些只会耍弄谋略之人。这句诗突显了这位贤臣的高尚品格和无私精神。 “一沉冤骨千年后,垄水虽平恨未平”是诗的精髓,它表达了对那位贤臣的沉冤千古的哀悼,同时也寓言般地暗示了那些同样因忠言而死的人仍在九泉之下抱憾,而那些陷害忠良的人则平平安安。这句诗充满了对公正的渴望和对不公的控诉,具有强烈的警示意义。 整首诗以悲壮的基调开始,以对公正和正义的渴望结束,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它不仅是对一位历史人物的缅怀,也是对整个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批判。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公正、良知的坚守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国乱时危道不行,忠贤谏死胜谋生。
一沉冤骨千年后,垄水虽平恨未平。

关键词解释

  • 沉冤

    读音:chén yuān

    繁体字:沉冤

    短语:不白之冤

    英语:longstanding gross injustice; unrighted wrong

    意思:
    谓难以辩

  • 千年

    读音:qiān nián

    繁体字:千年

    英语:millenary

    意思:极言时间久远。
      ▶晋·陶渊明《輓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

  • 未平

    读音:wèi píng

    繁体字:未平

    意思:
     1.未必妥当。
      ▶《三国志•吴志•顾雍传》“顾君不言,言必有中”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权曰:‘顾公欢悦,是事合宜也;其不言者,是事未平也,孤当重思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