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华胥国浑成梦,移太行山得许愚。
意思:进入华胥国浑成梦,移动太行山找到许愚。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戏题山庵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曾批龙鳞捋虎须,君恩天大偶全躯。入华胥国浑成梦,移太行山得许愚。无剑拄颐但樵服,有衾覆首胜珠襦。他时只着深衣去,不必防闲发冢儒》是作者对自身经历的深刻反思和深沉感慨。
首联“曾批龙鳞捋虎须,君恩天大偶全躯。”描绘了作者在面对艰难险阻时,仍然坚守职责,不畏强权,甚至敢于触怒龙鳞、捋虎须。这里的“君恩”可以理解为皇帝的信任和重用,而“天大”则表达了这份恩情的重要性。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忠诚和对自身职责的坚守。
颔联“入华胥国浑成梦,移太行山得许愚。”借用“华胥国”和“太行山”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在面对困难时,始终保持清醒和谦逊的态度。这里,“入华胥国”象征着理想化的境地,而“移太行山”则表达了艰难险阻的现实环境。作者在这种环境中仍然能够保持清醒和谦逊,这是非常难得的品质。
颈联“无剑拄颐但樵服,有衾覆首胜珠襦。”描绘了作者在面对困难时,不畏艰险,不慕奢华,只求简单的生活方式。这里,“无剑拄颐”表达了作者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但樵服”则表明作者愿意接受生活的平凡和简单。“有衾覆首”和“胜珠襦”则表达了作者对温暖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尾联“他时只着深衣去,不必防闲发冢儒。”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态度:只求简单的生活,不必过于拘泥于名利之争。这里的“发冢儒”指的是那些只注重名利,不注重实际的人。作者认为自己不需要成为这样的人,这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面对艰难险阻时,坚守职责,保持清醒和谦逊的态度,不畏艰险,不慕奢华,对未来保持简单的生活方式。这种品质和高尚品质,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反思和深沉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