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呈徐通仲兼简仲锡通仲与诚斋为乡人近来赴调》
此老笔砚交,诚斋古元礼。
此老笔砚交,诚斋古元礼。
意思:
这是老同学交,诚斋古元礼。
出自作者[宋]姜夔的《呈徐通仲兼简仲锡通仲与诚斋为乡人近来赴调》
全文赏析
【原题】:
呈徐通仲兼简仲锡通仲与诚斋为乡人近来赴调而诚斋去国又通仲久与千岩有苕霅之约而未至余挽通仲欲与同归千岩故末章及之
相关句子
笔砚纵横才。
--
出自《刘生》作者:[隋]江总
便疏笔砚。
--
出自《四仙韵》作者:[元]马钰
笔砚淡生涯。
--
出自《唐多令·怨思入清笳》作者:[元]张之翰
收笔砚,藏棋局。
--
出自《满江红·八十归来》作者:[宋]王居安
问何为潦倒、青藜笔砚。
--
出自《怅怅词》作者:[清]陈维崧
昼景温温烘笔砚。
--
出自《蝶恋花·逼砌筠窗围小院》作者:[宋]丘崈
此老遨嬉。
--
出自《采莲歇拍/采莲令》作者:[宋]史浩
造物有情留此老。
--
出自《定风波 永宁范使君园亭,会汝南周车器,汾》作者:[元]元好问
天地不能容此老。
--
出自《定风波·痛饮形骸骑蹇驴》作者:[宋]无名氏
此老相看情不少。
--
出自《渔家傲·年少莫寻潜玉老》作者:[宋]毛滂
此老南楼,风流可想。
--
出自《七娘子·月光波影寒相向》作者:[宋]毛滂
况此老、斜川不远。
--
出自《贺新郎·白首归何晚》作者:[宋]周紫芝
元礼期仙客,陈王睹丽人。
--
出自《洛》作者:[唐]李峤
诗句随元礼,云山共一天。
--
出自《岁暮舟次荆州呈李尧俞》作者:[宋]冯时行
无因接元礼,共载比神仙。
--
出自《和东川王相公新涨驿池八韵》作者:[唐]刘禹锡
元礼喜作诗,豪气小未除。
--
出自《即席》作者:[宋]黄庭坚
元礼佳少年,俊气欲无敌。
--
出自《送蒲元礼南归》作者:[宋]黄庭坚
竟随文若去,聊伴元礼仙。
--
出自《王应仲欲附张恭甫舟过湖南久不决今日忽闻遂》作者:[宋]陈与义
聚俸嫁阿惜,择士教元礼。
--
出自《送子龙赴吉州掾》作者:[宋]陆游
汉室推元礼,唐家得卫公。
--
出自《挽李泰发参政三首》作者:[宋]曾几
诗句原文
斯文准乾坤,作者难屈指。
我从李郎游,知有徐孺子。
春风杼洲前,白月太湖尾。
怀哉来无期,玉唾炯在纸。
去年识仲氏,何啻空谷喜。
合并忽自天,倾倒见底里。
维君天下土,竹箭东南美。
胡不在石渠,诸公当料理。
千岩今林宗,泉石助风轨。
示疾不下堂,有句高八米。
此老笔砚交,诚斋古元礼。
毫端酒秋露,去国词愈伟。
属闻都门别,回首即桑梓。
独怜苕溪上,垂榻俟行李。
烟波肯寻盟,归棹为君舣。
作者介绍
文天祥简介
姜夔(kuí)(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关键词解释
笔砚
读音:
bǐ yàn
繁体字:
筆硯
意思:
(笔砚,笔砚)
亦作“笔研”。
1.笔和砚。泛指文具。
▶《三国志•魏志•后妃传》“文昭甄皇后”裴松之注引晋·王沈《魏书》:“年九岁,喜书,视字辄识,数
笔砚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