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张献心充副使归河西杂句》 花门南,燕支北,张掖城头云正黑,送君一去天外忆。

花门南,燕支北,张掖城头云正黑,送君一去天外忆。

意思:花门南边,燕支北,张掖城头云正黑,送你一离开天外回忆。

出自作者[唐]岑参的《送张献心充副使归河西杂句》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一位名叫“君”的将门子弟的赞美和颂扬。这位“君”在诗中被描绘为一位年轻有为、才华横溢的青年,他出身于将门世家,自幼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和道德教育,具备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道德品质。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君”在军中的表现,展现了他的英勇和才能。他受命常在边,年纪轻轻就已经身居高位,表现出色,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信任。他前日在白虎殿承恩,得到了皇帝的赞扬和赏赐,这表明他在政治和军事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 其次,诗人通过赞美“君”的词句清新,表达了他文学才华的高超。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如“澄湖万顷深见底,清冰一片光照人”,形象地描绘了“君”的聪明才智和清廉正直的形象。此外,诗人还通过赞扬“君”的谋智若有神,表达了他对“君”的智慧和谋略的高度评价。 最后,诗人通过描绘“君”离别时的场景,表达了对“君”的依依不舍之情和对他的祝福。诗中描述了送别时的情景,包括酒宴、马匹、道路等细节,这些细节都充满了离别的情感。诗人在结尾处表达了对“君”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够继续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形象生动,通过对“君”的赞美和颂扬,表达了诗人对英勇、才华和忠诚的崇敬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将门子弟的高度重视和期望,以及对他们才能和品德的高度评价。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将门子弟君独贤,一从受命常在边。
未至三十已高位,腰间金印色赭然。
前日承恩白虎殿,归来见者谁不羡。
箧中赐衣十重馀,案上军书十二卷。
看君谋智若有神,爱君词句皆清新。
澄湖万顷深见底,清冰一片光照人。
云中昨夜使星动,西门驿楼出相送。
玉瓶素蚁腊酒香,金鞭白马紫游缰。
花门南,燕支北,张掖城头云正黑,送君一去天外忆。
作者介绍 岑参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关键词解释

  • 花门

    引用解释

    1.山名。在 居延海 北三百里。 唐 初在该处设立堡垒,以抵御北方外族。 天宝 时为 回纥 占领。后因以“花门”为 回纥 的代称。 唐 杜甫 《哀王孙》诗:“ 花门 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 宋 张戒 《岁寒堂诗话·哀王孙》:“言圣德北服南单于,又言 花门 助顺,所以慰王孙也。” 清 顾炎武 《书女娲庙》诗:“ 花门 、 吐蕃

  • 城头

    读音:chéng tóu

    繁体字:城頭

    意思:(城头,城头)
    城墻上。
      ▶唐·王昌龄《出塞》诗之二:“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元·萨都剌《高邮城晓望》诗:“城上高楼城下湖,城头画角晓呜呜。

  • 南燕

    读音:nán yàn

    繁体字:南燕

    英语:Nan yan

    意思:
     1.春秋诸侯国名。
      ▶《左传•隐公五年》“卫人以燕师伐郑”晋·杜预注:“南燕国。今东郡·燕县。”在今河南·延津县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