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邀籧阁诗为陈子野赋》 金陵万事日非故,溪上犹存邀笛步。

金陵万事日非故,溪上犹存邀笛步。

意思:金陵万事天不是所以,溪上还在邀笛步。

出自作者[明]李蓘的《邀籧阁诗为陈子野赋》

全文赏析

这首诗《金陵万事日非故,溪上犹存邀笛步》是一首描绘金陵(今南京)历史兴衰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金陵的自然景色、城市风貌,以及历史遗迹,表达了对这座城市昔日繁华和今日衰落的感慨。 首联“金陵万事日非故,溪上犹存邀笛步”描绘了金陵今日的衰落,万事皆非旧时,只有溪边之地还保留着旧时的痕迹。这一联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金陵昔日繁华的怀念。 颔联“高柳遥分白下门,斜阳照见桃叶渡”描绘了金陵的自然景色,柳树高耸,桃叶渡口夕阳西下,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面。这一联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金陵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思考。 颈联“溪上阁中人邈然,卜居城市地如偏”描绘了溪边之阁中人的生活,他们选择在城市中偏僻之地居住,过着闲适的生活。这一联通过描绘人物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状态,展现了金陵市民的生活面貌和历史变迁。 尾联“新声代变古声远,纵有桓伊谁复听”表达了对金陵历史兴衰的感慨,新声代替了古声,纵然有桓伊这样的音乐家,又有谁会听呢?这一联既是对历史的感慨,也是对金陵今日音乐文化变迁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金陵自然景色、城市风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金陵昔日繁华的怀念。同时,也通过对金陵市民生活和音乐文化的描绘,展现了金陵的历史文化和市民生活面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古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金陵万事日非故,溪上犹存邀笛步。
高柳遥分白下门,斜阳照见桃叶渡。
溪上阁中人邈然,卜居城市地如偏。
不知豪贵日歌管,一缕炉香生紫烟。
金陵自昔繁华地,六代兴衰等嬉戏。
偶然三弄据胡床,乃使风流满人世。
风流人去四山青,一盏宜春任醉醒。
新声代变古声远,纵有桓伊谁复听。

关键词解释

  • 金陵

    读音:jīn líng

    繁体字:金陵

    英语:Nanjing

    意思:
     1.古邑名。今南京市的别称。
      ▶战国·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灭越后在今南京市·清凉山(石城山)设金陵邑。

  • 万事

    读音:wàn shì

    繁体字:萬事

    短语:事事

    英语:everything

    意思:(万事,万事)
    一切事。
      ▶《墨子•贵义》:“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

  • 日非

    读音:rì fēi

    繁体字:日非

    意思:犹言一天天败坏。
      ▶《孔丛子•抗志》:“子思谓卫君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
      ▶《新华文摘》1983年第8期:“那个时候,正是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一天加重一天,清朝政府

  • 笛步

    引用解释

    地名。又名 邀笛步 。在 南京市 青溪桥 右,为教坊所在地。相传 晋 王徽之 曾在此邀 桓伊 吹笛,故名。亦泛指歌妓的处所。 清 吴伟业 《题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诗序:“夫 笛步 丽人,出卖珠之女弟;雉皋公子,类侧帽之参军。” 靳荣藩 注:“《一统志》: 邀笛步 在 上元县 青溪桥 右, 晋 王徽之 邀 桓伊 吹笛处。” 清 孔尚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