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刘十秀才见过寻以为寄次韵和酬》 况此气澄明,幽襟亦轩豁。

况此气澄明,幽襟亦轩豁。

意思:何况这气光明,在衣襟也开敞。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刘十秀才见过寻以为寄次韵和酬》

全文赏析

这首诗《放言破崖岸,尘事尽磨刮。况此气澄明,幽襟亦轩豁。竟日坐衡茅,同心异胡越。吾道今不孤,长吟为君发》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的诗。 首联“放言破崖岸,尘事尽磨刮”,诗人以一种豁然开朗的姿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认为只要心怀坦荡,就能冲破一切束缚和困扰。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淡然态度,认为它们就像石头一样,可以被磨平、被刮去。 颔联“况此气澄明,幽襟亦轩豁”,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清幽和心境的开阔,表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感。这里的“气澄明”象征着自然环境的清新和宁静,“幽襟亦轩豁”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宽广和豁达。 颈联“竟日坐衡茅,同心异胡越”,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山间茅屋中度过的一天,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也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和距离并不是问题,只要心怀真诚和善意,就能达到共同的目标。 尾联“吾道今不孤,长吟为君发”,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道”的坚守和对生活的热爱,认为自己的道路不再孤独,愿意为他人而歌唱和分享。这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放言破崖岸,尘事尽磨刮。
况此气澄明,幽襟亦轩豁。
竟日坐衡茅,同心异胡越。
吾道今不孤,长吟为君发。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澄明

    读音:chéng míng

    繁体字:澄明

    英语:clear and bright

    意思:(参见澂明)
    清澈;明凈。
      ▶南朝·梁元帝《乌栖曲》:“月华似璧星如珮,流影澄明玉堂内。”

  • 明幽

    读音:míng yōu

    繁体字:明幽

    意思:
     1.指天地。
      ▶《隋书•音乐志下》:“人神接礼,明幽交畅。”
     
     2.人间和阴间。
      ▶唐·韩愈《赴江陵寄三学士》诗:“病妹卧床褥,分知隔

  • 轩豁

    读音:xuān huò

    繁体字:軒豁

    英语:light and spacious

    意思:(轩豁,轩豁)

     1.高大开阔。
      ▶唐·韩愈《南海神庙碑》:“干端坤倪,轩豁呈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