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歌子·生世逢端午》 不用丝缠臂,休将艾插门。

不用丝缠臂,休将艾插门。

意思:不使用丝缠在手臂,不要将艾插门。

出自作者[宋]郭应祥的《南歌子·生世逢端午》

全文赏析

这首诗《生世逢端午,齐头五十番》是一首描绘端午节的诗,端午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纪念屈原的日子。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了端午节的热闹场景,从竞渡的箫鼓声、江岸的沸腾景象,到人们对端午节的特殊庆祝方式,如不插艾草、不缠丝缕,以及对年华易逝的感慨。 首两句“生世逢端午,齐头五十番”,直接点明了诗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端午节的深深喜爱。这里,“逢”字表达了诗人对端午的期待和欢喜,“齐头”则表达了端午节庆祝的规模之大。五十番,数量之多,足以让人感受到节日的热烈气氛。 “一番须作一般看。又听竞船箫鼓、沸江干”,这两句描绘了端午节的另一重要活动——竞渡。诗人用“一番须作一般看”来形容竞渡的重要性,而“又听竞船箫鼓、沸江干”则描绘了竞渡时江岸沸腾的景象,箫鼓声声,竞渡热闹。 “不用丝缠臂,休将艾插门”,这两句描绘了端午节的其他习俗,如缠丝缕和插艾草。诗人表示对这些习俗的淡然态度,即“不用”和“休将”,显示了诗人对传统习俗的独特见解。 最后两句“及时蒲黍漫登盘。只恐岁华催促、鬓毛斑”,诗人对端午节应珍惜时光的提醒,以及对年华易逝的感慨。“只恐岁华催促、鬓毛斑”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深深忧虑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诗人对生活的深深感慨。无论是热闹的节日场景,还是对年华易逝的感慨,都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生世逢端午,齐头五十番。
一番须作一般看。
又听竞船箫鼓、沸江干。
不用丝缠臂,休将艾插门。
及时蒲黍漫登盘。
只恐岁华催促、鬓毛斑。

关键词解释

  • 不用

    读音:bù yòng

    繁体字:不用

    短语:毫无 不要 休想 决不 毫不 绝不

    英语:need not

    意思:
     1.不听从;不采纳。
      ▶《管子•小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