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侯三郎中》 老爱东都好寄身,足泉多竹少埃尘。

老爱东都好寄身,足泉多竹少埃尘。

意思:老爱束都喜欢把自己,脚泉翠竹少尘埃。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赠侯三郎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表达了作者对洛阳的深深喜爱,以及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首句“老爱东都好寄身,足泉多竹少埃尘。”表达了作者对洛阳的深深喜爱,他在这里找到了可以寄托自己身心的所在。这里的“足泉多竹”描绘了洛阳的清新自然,而“少埃尘”则描绘了洛阳的洁净无尘,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年丰最喜唯贫客,秋冷先知是瘦人。”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他喜欢在丰年与贫穷的人为伴,因为他们的笑容和满足让他感到生活的美好。而“秋冷先知是瘦人”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敏感和对人世的洞察,他能够感知到那些因为生活困苦而显得瘦弱的人,他们比其他人更能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和生活的冷暖。 “幸有琴书堪作伴,苦无田宅可为邻。”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淡定和自足。他庆幸有琴书为伴,琴书代表着他的精神世界和自我满足。他没有过多的物质追求,只希望有一个可以安心居住的地方。 最后,“洛中纵未长居得,且与苏田游过春。”表达了作者对洛阳的深深眷恋,他虽然不能长久的居住在这里,但他愿意和这里的苏田一起度过春天。这句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乐观、自足的诗人形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老爱东都好寄身,足泉多竹少埃尘。
年丰最喜唯贫客,秋冷先知是瘦人。
幸有琴书堪作伴,苦无田宅可为邻。
洛中纵未长居得,且与苏田游过春。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东都

    读音:dōng dōu

    繁体字:東都

    意思:(东都,东都)

     1.歷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
      (1)商代指商丘,在殷(殷墟)之东。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
      ▶《左传•定公四年》:“封畛土略…

  • 埃尘

    读音:āi chén

    繁体字:埃塵

    意思:(埃尘,埃尘)

     1.尘土。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瞰临城中,旗帜蔽野,埃尘连天,钲鼓之声闻数百里。”
      ▶唐·孟郊《罗氏花下奉招陈侍御》诗:“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