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三高亭》 湖光渺漭浮寒鉴,山色依稀抹黛眉。

湖光渺漭浮寒鉴,山色依稀抹黛眉。

意思:湖光渺漭浮寒冷鉴,山色依稀抹眉眉。

出自作者[宋]罗与之的《三高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灼灼曾晖渐欲西》是一首描绘湖光山色的优美诗篇。诗中通过对夕阳西下时湖面和山色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灼灼曾晖渐欲西,长桥弭棹倚栏时”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情景,灼灼的余晖逐渐西沉,长桥上,诗人停下了船桨,倚靠着船栏欣赏着美景。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景色描绘,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湖光山色画卷。 颔联“湖光渺漭浮寒鉴,山色依稀抹黛眉”进一步描绘了湖面的广阔和山色的朦胧之美。湖面如同一面寒冷的镜子,映照着天空的景象,而远处的山色则若隐若现,如同女子轻抹黛眉。这一联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描绘手法,将湖光山色表现得生动形象,令人陶醉。 颈联“一舸功成非本志,三秋归思亦何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乘船归乡的旅程并非他的初衷,但三秋的归期却让他思念家乡之情愈发浓烈。这一联通过表达思乡之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尾联“始终唯有天随子,笑却旌招理钓丝”以一个幽默的结尾,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期待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认为只有天随子那样的隐士才能真正欣赏这样的美景,而他更愿意抛却世俗的诱惑,理好钓丝,享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这一联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也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期待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色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优美的语言,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陶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灼灼曾晖渐欲西,长桥弭棹倚栏时。
湖光渺漭浮寒鉴,山色依稀抹黛眉。
一舸功成非本志,三秋归思亦何迟。
始终唯有天随子,笑却旌招理钓丝。

关键词解释

  • 黛眉

    读音:dài méi

    繁体字:黛眉

    英语:to blacken the eyebrows

    意思:黛画之眉。特指女子之眉。
      ▶晋·左思《娇女诗》:“明朝弄梳臺,黛眉类扫迹。”
      ▶唐·

  • 山色

    读音:shān sè

    繁体字:山色

    英语:scene of mountains

    意思:山的景色。
      ▶唐·岑参《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诗:“郭外山色溟,主人林馆秋。”
      ▶宋·欧阳修《

  • 湖光

    读音:hú guāng

    词语解释

    ⒈  湖水泛出的波光。

    湖光山色。十里湖光一叶舟。

  • 渺漭

    读音:miǎo mǎng

    繁体字:渺漭

    意思:水势辽阔貌。
      ▶元·方回《送徐如心如婺源三十韵》:“旷平初渺漭,屈曲渐深幽。”

    解释:1.水势辽阔貌。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