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早起》 未了公家事,难销月俸钱。

未了公家事,难销月俸钱。

意思:没有了你家的事,难销每月薪俸钱。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早起》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一位在官场中奔波的官员的内心感受。 首联“不分老铃下,苦来惊我眼。要知甘寝处,最是欲明天。”描绘了诗人被调到铃下部门(可能是负责警卫或监察的部门)的苦差,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使他感到困扰和不安。而“要知甘寝处,最是欲明天”则表达了他对未知新环境的期待,他渴望能再次享受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未了公家事,难销月俸钱。”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经济压力。他抱怨公务繁忙,无法抽身处理私人事务,而每月的俸禄又难以处理。这反映了古代官员生活的艰难。 “坐曹临讼罢,残烛正荧然。”结尾两句描绘了诗人坐在办公桌前处理公务,直到夜深,只剩下烛光闪烁的场景。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官场中的忙碌和疲惫。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表达了他对官场的无奈和疲惫,以及对平静生活的渴望。这种情感表达方式质朴而真实,使人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不分老铃下,苦来惊我眼。
要知甘寝处,最是欲明天。
未了公家事,难销月俸钱。
坐曹临讼罢,残烛正荧然。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家事

    读音:jiā shì

    繁体字:家事

    英语:housework

    意思:
     1.古代指大夫家族内部的事务,后渐渐用以泛指家庭事务。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子木问于赵孟曰:‘范武子之德

  • 未了

    读音:wèi liǎo

    繁体字:未了

    英语:unfinished; outstanding

    意思:
     1.没有完毕;没有结束。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秋歌十三》:“寒衣尚

  • 公家

    读音:gōng jiā

    繁体字:公家

    短语:官 公 公共 公物

    英语:the pubic

    意思:
     1.犹公室。指诸侯王国。
      ▶《左传•僖公九年》:“公

  • 俸钱

    读音:fèng qián

    繁体字:俸錢

    意思:(俸钱,俸钱)
    官吏所得的薪金。也写作“奉钱”。
      ▶《史记•萧相国世家》:“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
      ▶唐·元稹《遣悲怀》诗之一:“今日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