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李使君三郎早秋城北亭楼宴崔司士…关中弟》 桑柘晴川口,牛羊落照间。

桑柘晴川口,牛羊落照间。

意思:桑柘晴川口,牛羊落照间。

出自作者[唐]卢纶的《和李使君三郎早秋城北亭楼宴崔司士…关中弟》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和作者内心的情感。 首句“黄花古城路,上尽见青山”,诗人以黄花和青山作为开端,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黄花象征着秋天的丰收和成熟,而古城路则暗示了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积淀。上尽见青山,则描绘了登高远眺的景象,青山连绵,仿佛一直延伸到天际。 “桑柘晴川口,牛羊落照间”这两句诗描绘了乡村的景象,田野上的桑树柘树在晴朗的天空下显得生机勃勃,牧场上牛羊成群,夕阳西下,一片宁静和平的景象。 “野情随卷幔,尘事隔重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卷幔即卷起的窗帘,诗人将这种行为与他的“野情”联系起来,暗示了他对繁华世界的疏离和对自然纯朴生活的向往。 “官微独不闲”表达了诗人虽然官职微小,但却能够远离尘嚣,过着宁静的生活。这也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为谢登临客,琼林寄一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谢和祝福。他感谢友人能够来此欣赏美景,并祝愿友人能够如愿攀登琼林,获得美好的人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黄花古城路,上尽见青山。
桑柘晴川口,牛羊落照间。
野情随卷幔,尘事隔重关。
道合偏重赏,官微独不闲。
鹤分琴久罢,书到雁应还。
为谢登临客,琼林寄一攀。
作者介绍
卢纶(739-799年),字允言,今保定涿州市卢家场村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关键词解释

  • 川口

    读音:chuān kǒu

    繁体字:川口

    意思:河口。
      ▶唐·王建《野池》诗:“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唐·杜牧《昔事文皇帝》诗:“川口隄防决,阴车鬼怪掀。”

  • 桑柘

    引用解释

    1.桑木与柘木。《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无伐桑柘,鸣鳩拂其羽,戴胜降於桑。”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二:“而先植桑柘已成,蚕丝之利,甲於东南,迄今尤盛。” 元 张养浩 《寨儿令·绰然亭独坐》曲:“杨柳风微,苗稼云齐,桑柘翠烟迷。” 清 周亮工 《樵川城中》诗:“林边桑柘好,何地认烽烟。”

    2.指农桑之事。

  • 晴川

    读音:qíng chuān

    繁体字:晴川

    意思:晴天下的江面。
      ▶晋·袁峤之《兰亭诗》之二:“四眺华林茂,俯仰晴川涣。”
      ▶唐·崔颢《黄鹤楼》诗:“晴川歷歷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清·方文《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