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上杭州姚郎中》 借问公方与文道,而今中夏更传谁?

借问公方与文道,而今中夏更传谁?

意思:请问这公正和文道,而现在中国又传给谁?

出自作者[唐]方干的《上杭州姚郎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一位地方官员的赞美,他像良医一样为人民除疾祛病,引领一郡的风气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他长期远离官场,行医为民,才情出众,成为后人的楷模。他下马春游,与民同乐,吏散之后,看山即有诗作。人们纷纷向他请教医方与学问之道,然而在当今的中原,还有谁能继承他的事业呢? 首联以比喻的手法,赞扬这位官员的医术高明,为民除疾,引领风尚。颔联通过描述这位官员的行医经历和才情,进一步赞美他的高尚品质。颈联则通过描绘他与百姓同乐、吏散看山的场景,展现出他的亲民形象。尾联则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今缺少继承者的忧虑。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描述这位官员的生平事迹和亲民形象,展现了其高尚品质和为民服务的情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当今社会缺少良才的忧虑和期盼。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良吏、忧虑时局的佳作,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能除疾瘼似良医,一郡乡风当日移。
身贵久离行药伴,才高独作后人师。
春游下马皆成宴,吏散看山即有诗。
借问公方与文道,而今中夏更传谁?
作者介绍
方干(836—903),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

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懿宗咸通中,隐居会稽镜湖。有诗集。

关键词解释

  • 公方

    读音:gōng fāng

    繁体字:公方

    英语:metric cube

    意思:
     1.公正方直。也指公正方直的人。
      ▶《汉书•杜周传》:“近谄谀之人而远公方,信谗贼之臣以诛忠良。”

  • 中夏

    读音:zhōng xià

    繁体字:中夏

    英语:ancient name for China

    意思:I

     1.指华夏;中国。
       ▶《文选•班固<东都赋>》:“目中夏而布德,瞰四

  • 文道

    读音:wén dào

    繁体字:文道

    意思:文治之道。
      ▶《国语•齐语》:“隐武事,行文道,帅诸侯而朝天子。”
      ▶唐·韩愈《燕河南府秀才》诗:“文人得其职,文道当大行。”

    解释:

  • 借问

    读音:jiè wèn

    繁体字:借問

    英语:may I ask

    意思:(借问,借问)

     1.犹询问。
      ▶《宋书•萧惠开传》:“虑兴宗不能诣己,戒勒部下:‘蔡会稽部伍若借问,慎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