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夜泊桐庐先寄苏台卢郎中》 水槛桐庐馆,归舟系石根。

水槛桐庐馆,归舟系石根。

意思:水槛桐庐馆,把船系石根。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夜泊桐庐先寄苏台卢郎中》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水槛桐庐馆,归舟系石根。笛吹孤戍月,犬吠隔溪村。十载违清裁,幽怀未一论。苏台菊花节,何处与开樽?》,作者通过描绘归舟系石根、笛吹孤戍月、犬吠隔溪村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笛吹孤戍月,犬吠隔溪村”,诗人通过描绘笛声和犬吠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笛声在孤寂的防区上空回荡,仿佛在诉说着诗人的思乡之情;而犬吠声则从溪边的小村庄传来,似乎在回应着诗人的思念。这一联通过生动的视觉和听觉描写,将读者带入到诗人的情感世界中。 颔联“十载违清裁,幽怀未一论”,诗人表达了自己离开故乡已经十年,心中的情感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无法言说的情感。 颈联“苏台菊花节,何处与开樽?”诗人通过苏台菊花节这个节日,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诗人想象自己在故乡的菊花节上,与亲朋好友一起开怀畅饮,但现实中却无法实现。这一联通过想象和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无法言说的情感。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感人,让人感受到他对故乡的热爱和眷恋。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丰富而深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水槛桐庐馆,归舟系石根。
笛吹孤戍月,犬吠隔溪村。
十载违清裁,幽怀未一论。
苏台菊花节,何处与开樽?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石根

    读音:shí gēn

    繁体字:石根

    意思:巖石的底部;山脚。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水中有孤石,挺出其下,澄潭时有见此石根,如竹根而黄色,见者多凶,相与号为承受石。”
      ▶唐·杜甫《宿清溪驿奉怀张之绪

  • 归舟

    读音:guī zhōu

    繁体字:歸舟

    意思:(归舟,归舟)
    返航的船。
      ▶南朝·宋·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梦寐伫归舟,释我吝与劳。”
      ▶唐·杜甫《晓望白帝城盐山》诗:“春城见松雪,始拟进归舟。”

  • 水槛

    引用解释

    临水的栏杆。 唐 杜甫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新添水槛供垂钓,故著浮槎替入舟。” 唐 白居易 《题元十八溪居》诗:“溪嵐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牕次第逢。”

    读音:shuǐ kǎn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