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诗四首》 江发岷山阳,河出昆仑趾。

江发岷山阳,河出昆仑趾。

意思:江发崛山,黄河发源于昆仑趾。

出自作者[宋]王之望的《杂诗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感慨的诗作。诗中描述了江河从源头到流入大海的整个过程,以及它们在不同地域中的壮丽景象。 首段中,“江发岷山阳,河出昆仑趾”两句,诗人以简洁的笔触点出了长江、黄河的源头,暗示了其磅礴的气势和源源不断的力量。接着,“渊源既洪深,浩浩并众水”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江河的源头和流淌状态,表现出其浩瀚无垠的气势。 接下来的几段中,“东流至渤澥,曲折万余里”描述了江河向东流淌,经过曲折万里的过程。诗人用“经山无重数,过郡不知几”来形容江河流经的山川郡县之多,进一步展示了江河的广袤和影响力。而“海边有小溪,近出海山裹”则描绘了江河流入大海的情景,表达了江河与大海的交汇和融合。 最后,“到海虽则同,难与江河比”两句,诗人以感慨作结,表达了对江河壮丽景象的赞美,同时也揭示了江河的伟大与不可比拟之处。 整首诗通过对江河从源头到流入大海过程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和伟大,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诗中用词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自然景观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发岷山阳,河出昆仑趾。
渊源既洪深,浩浩并众水。
东流至渤澥,曲折万余里。
经山无重数,过郡不知几。
海边有小溪,近出海山裹。
未能数里间,已接潮波起。
到海虽则同,难与江河比。

关键词解释

  • 岷山

    读音:mín shān

    繁体字:岷山

    意思:山名。在四川省北部,绵延四川、甘肃两省边境。为长江、黄河分水岭,岷江、嘉陵江支流白龙江发源地。
      ▶《书•禹贡》:“岷山之阳,至于衡山。”
      ▶毛泽东《长征》诗:“更喜岷

  • 昆仑

    读音:kūn lún

    繁体字:昆侖

    英语:bl 60

    意思:(参见崑崙,昆仑)

    解释:1.亦作\"昆侖\"。 2.古代亦写作\"昆仑\"。昆仑山。在新疆西藏之间,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