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观杨之美盘车图》 古丝昏晦三尺绢,画此当是展子虔。

古丝昏晦三尺绢,画此当是展子虔。

意思:古代丝绢三尺昏暗得,画这应当是展子虔。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观杨之美盘车图》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古朴、自然的山区风景画。诗人通过对谷口长松、涧畔古树、土山、坡路、车马等细节的描绘,展现出山间的静谧、雄浑与生动,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与敬畏。 首联“谷口长松叶老瘦,涧畔古树身枯高”,以长松和古树为切入点,描绘了山间的静谧与古老。长松叶老瘦,显示了岁月的沉淀和生命的坚韧;古树身枯高,则传达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颔联至颈联继续以细节描绘的方式,展现了山间的各种景象,如土山的远近、坡路的曲折、车马的忙碌等。这些细节描绘,既展现了山间的生动,也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与敬畏。 尾联“坐中识别有公子,意思往往疑魏贤”,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与思考。他认为画中的景象,既有公子之意,又似乎暗示着魏贤的笔法。这既是对画作的赞赏,也是对历史与文化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山间风景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与敬畏,同时也传达出对历史与文化的思考。这首诗不仅具有审美价值,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此外,诗中对画作的描绘也十分精彩,可以看出诗人对艺术的热爱与鉴赏能力。诗中提到的画家展子虔,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画家之一,他的画作在古代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此,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佳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谷口长松叶老瘦,涧畔古树身枯高。
土山惨憺远复远,坡路曲折盘车劳。
二车回正辕接轸,继下三车来{左山右急}嶙。
过桥已有一乘歇,解牛离轭童可哂。
黄衫乌巾驱举鞭,经险就易将及前。
毂轮傍侧辐可收,蹄角搀错卷箱联。
古丝昏晦三尺绢,画此当是展子虔。
坐中识别有公子,意思往往疑魏贤。
子虔与贤皆妙笔,观玩磨灭穷岁年。
涂丹抹青尚欺俗,旱龙雨日犹卖钱。
是亦可以秘,疑亦不可捐。
为君题卷尾,愿君世世传。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昏晦

    读音:hūn huì

    繁体字:昏晦

    意思:
     1.指光线昏暗。
      ▶汉·应劭《风俗通•穷通序》:“《易》称‘悬象着明,莫大乎于日月’,然时有昏晦;《诗》美‘滔滔江·汉,南北之纪’,然时有壅滞。”
      ▶唐·薛

  • 三尺

    读音:sān chǐ

    繁体字:三尺

    意思:
     1.指法律。
      ▶《史记•酷吏列传》:“周曰:‘三尺安出哉?’”裴骃集解引《汉书音义》:“以三尺竹简书法律也。”
      ▶前蜀·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诗:“俭德遵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