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门下大资颜公挽诗三首》 人经窥圣域,三返得贤臣。

人经窥圣域,三返得贤臣。

意思:人经过看圣人的境界,三回得贤臣。

出自作者[宋]李弥逊的《门下大资颜公挽诗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洙泗流风远,仪形世有人。
人经窥圣域,三返得贤臣。
勋业艰难际,声名寂寞滨。
赤松归有伴,此道独知津。》是一首以儒家思想为基调,表达了对品德、贤能、事业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洙泗流风远,仪形世有人。”中,“洙泗”是古代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此处借指儒家思想。“流风远”表达了对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扬的赞扬,同时也暗示了儒家思想在世间的地位和影响力。而“仪形”则表达了儒家思想对世人的影响和塑造。 颔联“人经窥圣域,三返得贤臣。”则是对儒家思想的具体阐释。“人经”是指儒家经典,“窥圣域”表达了对儒家圣贤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三返”出自《论语》,指多次反省自己,以达到内心的澄明和智慧。“得贤臣”则是对品德、贤能的赞美,表达了儒家对人的道德品质和才能的重视。 颈联“勋业艰难际,声名寂寞滨。”则是对人生境遇的描绘。“勋业”是指事业的成功,“声名”是指名誉和声望,“寂寞滨”则表达了在艰难困苦的人生阶段,名誉和声望可能并不显著。这反映了儒家对人生艰难困苦的理解和应对态度。 尾联“赤松归有伴,此道独知津。”中,“赤松”是传说中的仙人,此处象征着隐逸和高洁。“独知津”则表达了对儒家思想的独特理解和把握。这既是对儒家思想的赞美,也是对坚守信念、不随波逐流的自我期许。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儒家思想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品德、贤能、事业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洙泗流风远,仪形世有人。
人经窥圣域,三返得贤臣。
勋业艰难际,声名寂寞滨。
赤松归有伴,此道独知津。

关键词解释

  • 圣域

    读音:shèng yù

    繁体字:聖域

    意思:(圣域,圣域)
    犹言圣人的境界。
      ▶《汉书•贾捐之传》:“臣闻尧·舜,圣之盛也,禹入圣域而不优。”
      ▶唐·韩愈《进学解》:“是二儒(孟轲、荀卿)者,吐辞为经,

  • 贤臣

    读音:xián chén

    繁体字:賢臣

    意思:(贤臣,贤臣)
    贤明的臣子。
      ▶《东周列国志》第二回:“君王不畏天变,黜逐贤臣,恐国家空虚,社稷不保。”
    ---------------------------

  • 人经

    读音:rén jīng

    繁体字:人經

    意思:(人经,人经)

     1.谓做人行事的规范。
      ▶南朝·齐·王俭《高帝哀策文》:“蠢尔荆·汉,悖乱人经。”
      ▶南朝·梁·沈约《贺齐明帝登祚章》:“凶德早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