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游南塘寄知者》 烟光似带侵垂柳,露点如珠落卷荷。

烟光似带侵垂柳,露点如珠落卷荷。

意思:烟雾像带侵垂柳,露点如珠落卷荷。

出自作者[唐]温庭筠的《游南塘寄知者》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自然景色和情感体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诗的开头两句:“白鸟梳翎立岸莎,藻花菱刺泛微波。”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白色的鸟在岸边的莎草中梳理羽毛,而水中的藻花和菱角的刺儿在水中泛起微波,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这里的“白鸟”象征着自由和纯洁,而“莎”和“微波”则给人一种柔和、温馨的感觉。 2. 接下来的两句:“烟光似带侵垂柳,露点如珠落卷荷。”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将画面变得更加丰富和生动。烟雾如同一条带子一样,悄悄地缠绕着垂柳,而露水则像珍珠一样落在卷曲的荷叶上。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得自然景色更加具有生命力和情感。 3. 接下来的两句:“楚水晓凉催客早,杜陵秋思傍蝉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体验。楚水早晨的凉意催促着客人早早离开,而杜陵的秋思则伴随着蝉声一起到来。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离别的无奈和不舍。 4. 最后两句:“镏公不信归心切,听取江楼一曲歌。”这里的“镏公”可能是指诗人自己,他想要证明自己归心似箭的心情,于是邀请朋友到江楼听他唱歌。这一结尾既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也留下了一些悬念,让读者对诗人的归程充满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离别的无奈和不舍。同时,它也展示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让读者感受到了他的热情和真挚。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白鸟梳翎立岸莎,藻花菱刺泛微波。
烟光似带侵垂柳,露点如珠落卷荷。
楚水晓凉催客早,杜陵秋思傍蝉多。
镏公不信归心切,听取江楼一曲歌。
作者介绍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

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关键词解释

  • 垂柳

    读音:chuí liǔ

    繁体字:垂柳

    短语:柳树 柳

    英语:weeping willow

    意思:柳树。因枝条下垂,故称。
      ▶南朝·梁简文帝《长安道》诗:“落花依度幰

  • 露点

    读音:lù diǎn

    繁体字:露點

    短语:沸点 冰点 熔点

    英语:dew point

    意思:(露点,露点)

     1.露水滴。
      ▶唐·罗隐《秋霁后》

  • 烟光

    引用解释

    亦作“烟光”。 1.云霭雾气。 唐 元稹 《饮致用神麴酒三十韵》:“雪映烟光薄,霜涵霽色冷。” 宋 黄庭坚 《题宗室大年画》诗之一:“水色烟光上下寒,忘机鸥鸟恣飞还。” 金 元好问 《九月晦日玉村道中》诗:“烟光藏落景,山骨露清秋。” 清 于养志 《不寐》诗:“小苑烟光薄,疏帘月影清。”

    2.指春天的风光。 唐 黄滔 《

  • 卷荷

    读音:juàn hé

    繁体字:卷荷

    意思:含苞欲放的荷花。
      ▶五代·鹿虔扆《虞美人》词:“卷荷香澹浮烟渚,绿嫩擎新雨。”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今人谓卷荷为伎荷。伎,立也。卷荷出水面,亭亭植立,故谓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