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御製读史记诗》 岂同承帝籙,肆觐正权衡。

岂同承帝籙,肆觐正权衡。

意思:难道同承帝籙,朝见正权衡。

出自作者[宋]夏竦的《奉和御製读史记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表达对汉武帝的崇敬和赞美。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皇帝,他在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成就。 首句“汉武将從禅,须如亟释兵”,表达了汉武帝的治国理念之一是重视军事,但同时也强调了和平的重要性,即迅速放下兵器,实现天下太平。这一句也暗示了汉武帝在处理战争与和平的关系上,有着高明的智慧和远见。 “甘泉诚毖祀,乔岳纪尊名”,表达了汉武帝对甘泉山和泰山等地的祭祀和崇敬,体现了他的敬天保民思想,同时也彰显了他的尊贵地位和威望。 “加礼崇休祉,修封盖号荣”,表达了汉武帝对礼遇贤能、崇尚福祉、扩大封地和荣誉等方面的追求和重视。这些追求体现了汉武帝的仁政思想,也反映了他的治国理念的高尚和远见。 最后一句“岂同承帝籙,肆觐正权衡”,表达了汉武帝不同于一般帝王的地方在于他承袭了天帝的权力和地位,但他并不因此而傲慢自大,而是以公正的态度处理天下大事。这一句体现了汉武帝的谦逊和公正,也彰显了他的高尚品质和伟大人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汉武帝的赞美和崇敬,表达了对古代帝王的敬意和对历史的思考。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和平、仁政、公正等价值观的追求和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汉武将從禅,须如亟释兵。
甘泉诚毖祀,乔岳纪尊名。
加礼崇休祉,修封盖号荣。
岂同承帝籙,肆觐正权衡。
作者介绍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夏承皓之子。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

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关键词解释

  • 权衡

    读音:quán héng

    繁体字:權衡

    短语:

    英语:weigh

    意思:(权衡,权衡)

     1.称量物体轻重的器具。权,秤锤;衡,秤杆。
      ▶《礼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