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李校书沐川三绝》 玉节行边春正浓,边头壮士簸旗红。

玉节行边春正浓,边头壮士簸旗红。

意思:玉节行边春正浓,边头壮士颠簸旗红。

出自作者[宋]魏了翁的《和李校书沐川三绝》

全文赏析

这首诗《玉节行边春正浓,边头壮士簸旗红》是一首描绘边疆将士们英勇行边,红旗漫卷,春意盎然的诗篇。 首句“玉节行边春正浓”中,“玉节”指的是皇帝的符节,象征着权力的神圣和尊严。诗人用“玉节行边”来描绘将士们威风凛凛,象征着国家的尊严和荣誉。而“春正浓”则描绘了边疆的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进一步烘托了将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边头壮士簸旗红”一句中,“边头壮士”指的就是那些在边疆奋勇杀敌的将士们,“簸旗”形象地描绘了他们在战场上挥舞旗帜的情景,表现出他们的英勇和豪迈。而“旗红”则进一步强调了战场的激烈和残酷,同时也暗示了将士们的热血和牺牲。 “何当平贼携诸吏,径上高寒翦翦风”两句诗中,“平贼”指的是平定边疆的敌人,“携诸吏”则是指与诗人一同前往边疆的官员们。“高寒”和“翦翦风”则描绘了边疆的高山和寒风,象征着环境的艰苦和环境的恶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将士们的期望和祝愿,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边疆的深深关怀和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将士们的英勇形象和艰苦环境,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和祝愿,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这首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玉节行边春正浓,边头壮士簸旗红。
何当平贼携诸吏,径上高寒翦翦风。

关键词解释

  • 节行

    读音:jié xíng

    繁体字:節行

    意思:(节行,节行)
    节操品行。
      ▶《战国策•楚策一》:“夫从人者,饰辩虚辞,高主之节行,言其利而不言其害。”
      ▶《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数逆天子之令,不顺。言

  • 春正

    读音:chūn zhèng

    繁体字:春正

    意思:正月。语出《春秋•桓公三年》:“春正月。”
      ▶汉·李尤《平乐观赋》:“四表交会,抱珍远并,杂沓归谊,集于春正。”
      ▶晋·张骏《东门行》:“勾芒御春正,衡纪运玉琼。

  • 壮士

    读音:zhuàng shì

    繁体字:壯士

    短语:大力士 斗士

    英语:hero

    意思:(壮士,壮士)

     1.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勇士。
      ▶《战国策•

  • 玉节

    读音:yù jié

    繁体字:玉節

    意思:(玉节,玉节)

     1.玉制的符节。古代天子、王侯的使者持以为凭。
      ▶《周礼•地官•掌节》:“守邦国者用玉节,守都鄙者用角节。”
      ▶《公羊传•哀公六年》:

  • 行边

    读音:xíng biān

    繁体字:行邊

    意思:(行边,行边)
    巡视边疆。
      ▶宋·曾巩《太子宾客致仕陈公神道碑铭》:“知州事刘夔·刘·沅,继出行边,公实总州任,内脩民事,外奉师费。”
      ▶明·许景樊《塞上》

  • 旗红

    读音:qí hóng

    繁体字:旗紅

    意思:(旗红,旗红)
    一种红色的染料。为我国用于国旗的染色。

    解释:1.一种红色的染料。为我国用于国旗的染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