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经破薛举战地》 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

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

意思: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清洁。

出自作者[唐]李世民的《经破薛举战地》

全文创作背景

《经破薛举战地》是唐朝皇帝李世民创作的一首诗,创作背景是他在击败敌对割据势力薛举的战争之后,经过曾经的战场时有感而发。这场战争发生在唐朝建立的初期,李世民率领唐军与薛举在扶风(今属陕西)一带激战,最终成功击败了薛举的军队,巩固了唐朝的统治。 诗中描绘了战场的荒凉破败景象,也展示了李世民的英勇善战和威武气势。同时,诗中表达了李世民对战争和国家命运的思考,以及他作为统治者的责任和担当。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
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
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
营碎落星沉,阵卷横云裂。
一挥氛沴静,再举鲸鲵灵。
于兹俯旧原,属目驻华轩。
沉沙无故迹,灭灶有残痕。
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
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
长想眺前踪,抚躬聊自适。
作者介绍 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秋霜

    读音:qiū shuāng

    繁体字:秋霜

    英语:frost in autumn

    意思:
     1.秋日的霜。
      ▶《史记•李斯列传》:“故秋霜降者草花落,水摇动者万物作,此必然之效也。”

  • 朗日

    引用解释

    明亮的阳光。 晋 陆机 《瓜赋》:“熙朗日以熠燿,扇和风其如波。”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三:“清风朗日的春早, 莫斯科 天色已经非常和快。” 许地山 《空山灵雨·爱底痛苦》:“在绿荫月影底下,朗日和风之中,或急雨飘雪的时候, 牛先生 必要说他底真言。”

    读音:lǎng rì

  • 高志

    读音:gāo zhì

    繁体字:高誌

    意思:高尚、清高的志向。
      ▶《荀子•修身》:“卑溼、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
      ▶《后汉书•孔融传论》:“若夫文举之高志直情,其足以动义概而忤雄心。”
      ▶晋·左

  • 霜洁

    读音:shuāng jié

    繁体字:霜潔

    意思:(霜洁,霜洁)

     1.像霜一样皎洁。
      ▶南朝·梁·沈约《谢敕赐绢葛启》:“素采冰华,絺文霜洁,变溽暑于闺閤,起凉风于襟袖。”
      ▶唐·白居易《池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