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 舟楫才猷大,冰霜德操坚。

舟楫才猷大,冰霜德操坚。

意思:船只才能猷大,冰霜德操坚。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赞美和敬仰之情的五言律诗,赞赏了某人的才华、品德和成就。 首联“舟楫才猷大,冰霜德操坚”描绘了此人才华横溢,智慧如舟楫般广大,品德高尚,节操坚如冰霜。“舟楫”和“冰霜”的比喻生动且贴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颔联“陶钧成茂业,书史乐高年”中,“陶钧”一词象征创造和塑造,表达了此人在事业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他也乐于在书史中度过晚年,体现了他的学识渊博和高尚情趣。 颈联“瞻望簪绅共,吁嗟馆舍捐”中,诗人对此人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不禁感叹他的身份地位之高,以及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尾联“举时无异论,方信令名全”强调了此人的名声和声誉无可非议,广为认可,进一步体现了他的德才兼备。 整首诗结构紧凑,韵律优美,用词典雅,充满了对这位才华横溢、品德高尚的人士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诗人的赞美之情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得以充分体现,使读者对这位人士有了深刻而全面的认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舟楫才猷大,冰霜德操坚。
陶钧成茂业,书史乐高年。
瞻望簪绅共,吁嗟馆舍捐。
举时无异论,方信令名全。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德操

    读音:dé cāo

    繁体字:德操

    英语:moral conduct and personal integrity

    意思:
     1.谓有德而能操持。
      ▶《荀子•劝学》:“生乎由是,死乎由是

  • 舟楫

    读音:zhōu jí

    繁体字:舟楫

    英语:ships; vessels

    意思:
     1.《诗•卫风•竹竿》“桧楫松舟”毛传:“楫所以櫂舟,舟楫相配,得水而行。”后以“舟楫”泛指船只。
      ▶

  • 冰霜

    读音:bīng shuāng

    繁体字:冰霜

    英语:moral integrity

    意思:
     1.冰与霜。
      ▶汉·张衡《西京赋》:“于是孟冬作阴,寒风肃杀,雨雪飘飘,冰霜惨烈,百卉具零。

  • 才猷

    读音:cái yóu

    繁体字:才猷

    意思:才能谋略。
      ▶唐·钱起《巨鱼纵大壑》诗:“喻士逢明主,才猷得所施。”
      ▶元·费唐臣《贬黄州》第三摺:“我空有凌云志气,治世才猷,怎生施展也呵!”
      ▶《清史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