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释
道教用以祭祀北斗七星的台。 唐 陆龟蒙 《上元日道室焚修寄袭美》诗:“唯有世尘中小兆,夜来心拜七星坛。”《三国演义》第四九回:“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于 南屏山 建一臺,名曰‘七星坛’:高九尺,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旛围绕。”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七星坛》:“七月朔至七夕,各道院立坛祀星,名曰七星斗坛,盖祭北斗七星也。”
读音:shì chén
繁体字:世塵
意思:(世尘,世尘) 1.尘世;人间。 ▶唐·王昌龄《题朱炼师山房》诗:“叩齿焚香出世尘,斋坛鸣磬步虚人。” ▶《天雨花》第五回:“这般隐弊谁能测,真是
读音:qī xīng
繁体字:七星
英语:seven stars
意思: 1.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鸟七宿的第四宿,有星七颗。 ▶《礼记•月令》:“季春之月,月在胃,昏七星中。”
读音:xīng tán
繁体字:星壇
意思:(星坛,星坛)道士施法之坛。 ▶唐·牟融《寄羽士》诗:“乐道无时忘鹤伴,谈玄何日到星坛。” ▶唐·陶翰《望太华赠卢司仓》诗:“葱茏记星坛,明灭数云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