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三次苏字韵》 陶诗虽瘠元非枯,确论近出眉山苏。

陶诗虽瘠元非枯,确论近出眉山苏。

意思:陶诗虽然瘦元不是枯,评论确切发源于眉山苏。

出自作者[宋]曾几的《三次苏字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陶诗和苏诗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追求。作者自谦自己的诗歌创作不如陶、苏,但仍努力摹写,希望得到柳刺史那样的才华,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诗歌艺术的崇敬和追求。 首句“陶诗虽瘠元非枯,确论近出眉山苏。”作者赞美陶诗虽然朴素但并非枯燥无味,而苏诗则具有明确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这表达了作者对两位诗人的敬仰之情。 接下来“君诗不赠世作者,以暗投我如投珠。”作者称赞对方的诗歌作品不流俗,犹如明珠暗投,具有独特的价值。 然后“鄙人摹写不成就,妄指画狗为於菟。”作者自谦自己的诗歌创作不如对方,用“画狗为於菟”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不足。 最后“安得才似柳刺史,好辞玉佩鸣琼琚。”作者希望能像柳刺史一样拥有才华横溢,创作出更好的诗歌作品。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诗歌艺术的崇敬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的自谦和虚心向学的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陶诗虽瘠元非枯,确论近出眉山苏。
君诗不赠世作者,以暗投我如投珠。
鄙人摹写不成就,妄指画狗为於菟。
安得才似柳刺史,好辞玉佩鸣琼琚。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关键词解释

  • 眉山

    读音:méi shān

    繁体字:眉山

    英语:Meishan

    意思:
     1.《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后因以“眉山”形容女子秀丽的双眉。
      ▶唐·韩偓《生查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