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夜深行》 百牢关外夜行客,三殿角头宵直人。

百牢关外夜行客,三殿角头宵直人。

意思:百牢关内外夜行客,三殿角头夜正直的人。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夜深行》

全文赏析

这首诗《百牢关外夜行客,三殿角头宵直人。莫道近臣胜远使,其如同是不闲身。》是一首对仗工整的七言律句,它以夜行客和宵直人的对比,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深刻理解。 首句“百牢关外夜行客”描绘了夜行客在百牢关外的艰难旅途,暗示宫廷生活的艰辛和孤独。而“三殿角头宵直人”则描绘了宫廷中宵夜直的情景,即值班人员需要在深夜中坚守岗位,时刻保持警惕。这两句形成对比,一方面是外部环境的艰难,另一方面是宫廷内部的紧张和忙碌。 接下来的两句“莫道近臣胜远使,其如同是不闲身”是对宫廷生活的进一步阐述。近臣虽然离皇帝较近,但他们的职责和任务并不比远使轻松。他们同样需要时刻保持警觉,处理各种繁杂的事务,没有片刻的闲暇。这两句表达了宫廷生活的复杂性和忙碌性,同时也揭示了宫廷中人的艰辛和不易。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夜行客和宵直人的对比,深刻描绘了宫廷生活的艰辛和忙碌,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理解和同情。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珍惜自己的生活,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百牢关外夜行客,三殿角头宵直人。
莫道近臣胜远使,其如同是不闲身。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角头

    读音:jiǎo tóu

    繁体字:角頭

    英语:angle head

    意思:(角头,角头)

     1.角落,偏僻的地方。
      ▶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摺:“我就自做监斩官,来到这角头上

  • 关外

    读音:guān wài

    繁体字:關外

    英语:outside the Pass

    意思:(关外,关外)

     1.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
      ▶《战国策•秦策三》:“秦王惧,于是乃废太

  • 夜行

    读音:yè xíng

    繁体字:夜行

    意思:
     1.夜间出行。
      ▶《礼记•内则》:“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夜行以烛,无烛则止。”
      ▶《史记•李将军列传》:“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
      ▶《

  • 百牢

    读音:bǎi láo

    繁体字:百牢

    意思:
     1.一百份牢。牢,古代祭祀或宴享时用的牲畜。牛羊豕各一曰太牢,羊豕各一曰少牢。
      ▶《左传•哀公七年》:“宋百牢我,鲁不可以后宋。且鲁牢晋大夫过十,吴王百牢,不亦可乎?”

  • 直人

    读音:zhí rén

    繁体字:直人

    意思:
     1.正直的人;直爽的人。
      ▶《管子•心术上》:“大道可安而不可说,直人之言,不义不顾,不出于口,不见于色,四海之人,又孰知其则。”
      ▶隋·王通《中说•天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