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魂曾到水云乡。
意思:梦魂曾到水云乡。
出自作者[清]徐灿的《卷中临江仙 闺情》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不识秋来镜里,个中时见啼妆》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象的优美诗篇。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美丽和独特,同时也揭示了人物的内心情感。
首先,诗中通过“不识秋来镜里,个中时见啼妆”描绘了秋天到来,季节更迭,人们对于季节变化的感知。这里的“啼妆”是一种特殊的化妆方式,通常指的是用胭脂在眼角处画上泪痕妆,表达出一种哀愁和凄美的情感。这种妆容在秋天这个容易让人产生离别和哀愁的季节里,更加突出。
“碧波清露殢红香”描绘了秋天的水景,碧波荡漾,清露点点,荷花香浓。这种景象让人联想到秋天的宁静和美丽,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莲心羞结,多半是空房”进一步描绘了人物的内心情感。莲心羞结指的是莲蓬状的莲子,这里用来比喻人物内心的纠结和矛盾。多半是空房则暗示了人物的情感空虚和寂寞。这两句诗表达了人物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同时也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接下来的诗句“低阁垂杨罢舞,窥帘归雁成行”描绘了秋天的另一个景象:垂杨低垂,归雁成行。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温暖和希望,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人物的期待和盼望。
最后,“梦魂曾到水云乡”表达了人物的梦想和向往,暗示了人物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而“细风将雨,一夜冷银塘”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细风将雨,银塘冷清,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凄美和冷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人物的情感,表达了一种哀而不伤的情感。它既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独特,也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整首诗的意境优美,语言细腻,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 梦魂先到家。-- 出自《菩萨蛮·单于吹落山头月》作者:[宋]王观
- 梦魂忒好。-- 出自《两同心·枕簟凉生秋早》作者:[宋]杨无咎
- 万里梦魂消。-- 出自《太常引 端阳日当母诞不得归》作者:[元]陈孚
- 梦魂省难觅。-- 出自《兰陵王·柳花白》作者:[宋]施岳
- 梦魂遥。-- 出自《昭君怨·人在醉乡居住》作者:[宋]刘光祖
- 梦魂羞。-- 出自《江城子·从来难翦是离愁》作者:[宋]李好古
- 枕上梦魂惊。-- 出自《菩萨蛮·风回仙驭云开扇》作者:[宋]苏轼
- 梦魂中。-- 出自《乌夜啼·醉痕深晕潮红》作者:[宋]吴文英
- 梦魂顿阻。-- 出自《卓牌儿/卓牌子》作者:[宋]无名氏
- 今夜梦魂何处。-- 出自《宴桃源/如梦令》作者:[宋]王之道
- 喜与水云会,甘与水云同。-- 出自《偈颂七首》作者:[宋]释师一
- 水云萧散。-- 出自《点绛唇·莘野寥寥》作者:[宋]米芾
- 独立水云红。-- 出自《太常引·靓妆仙子谢纤浓》作者:[元]许有孚
- 独立水云红。-- 出自《太常引·靓妆仙子谢纤浓》作者:[元]许有孚
- 水云乡。-- 出自《一萼红 赋红梅,次郭南湖韵》作者:[元]陶宗仪
- 水云幽。-- 出自《忆秦娥·水云幽》作者:[宋]颜奎
- 水云间。-- 出自《江城子 余与勉夫应酬,人事之余,颇浮沉於》作者:[元]袁易
- 水云照。-- 出自《柳梢青·水云晚照》作者:[宋]朱敦儒
- 水云间。-- 出自《江城子·斜风细雨作春寒》作者:[宋]朱淑真
- 有谁曾到?-- 出自《天净沙·青苔古木萧萧》作者:[元]张可久
- 真曾到。-- 出自《点绛唇·洞户香凝》作者:[宋]刘一止
- 曾到昆仑。-- 出自《减字木兰花·海南奇宝》作者:[宋]苏轼
- 玉*几度曾到。-- 出自《西河 一春索居味殊恶,赋此纪怀 以上四印齐》作者:[元]邵亨贞
- 扶桑谁曾到?-- 出自《日出入行》作者:[宋]陆游
- 万邦乡。-- 出自《清平乐·真主玉历成康》作者:[宋]无名氏
- 好在水云乡。-- 出自《青杏儿 咏菊》作者:[元]姬翼
- 玉立水云乡。-- 出自《浪淘沙·玉立水云乡》作者:[宋]张炎
- 殊乡聚首。-- 出自《月下笛·千里行秋》作者:[宋]张炎
- 水云乡。-- 出自《杨柳枝·孰见西明画锦妆》作者:[元]侯善渊
- 潇洒水云乡。-- 出自《浪陶沙 寿谭梅屋》作者:[元]程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