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元奉礼同宿见赠》 相逢俱叹不闲身,直日常多斋日频。

相逢俱叹不闲身,直日常多斋日频。

意思:相逢都感叹不熟悉身体,只是每天多斋日益频繁。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答元奉礼同宿见赠》

全文赏析

这首诗《相逢俱叹不闲身,直日常多斋日频。晓鼓一声分散去,明朝风景属何人?》是一首描绘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 首两句“相逢俱叹不闲身,直日常多斋日频。”直接切入主题,描述了诗人与他人相遇时的情景。他们因忙碌的生活而叹息,感叹自己无法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放松。接着,诗人又提到“直日常多斋日频”,这里的“直日”可能是指工作日,而“斋日”则是指宗教或道德方面的仪式或活动,频繁地参与这些活动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投入和责任感。 “晓鼓一声分散去”这句诗描绘了早晨的场景,一声晨鼓响起,诗人和其他人分散去各自的生活场所,这可能是工作或学习的地方。这句诗给人一种清晨的清新感和忙碌生活的紧迫感。 最后,“明朝风景属何人?”这句诗引发了对未来的思考。诗人意识到,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个人都会走向不同的生活路径,明天的风景将属于谁呢?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常和变化的深深感慨,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忙碌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它以一种深情而富有哲理的方式,提醒我们珍惜当下的生活,同时对未来保持开放和期待的心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相逢俱叹不闲身,直日常多斋日频。
晓鼓一声分散去,明朝风景属何人?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斋日

    读音:zhāi rì

    繁体字:齋日

    意思:(斋日,斋日)
    斋戒的日子。如佛制有六斋日、十斋日等。
      ▶《隋书•礼仪志二》:“到斋日,宜去庙二百步断哭。”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迦毕试国》:“或至斋日,时

  • 相逢

    读音:xiāng féng

    繁体字:相逢

    短语:撞见 碰到 遇见 赶上 遇到

    英语:come across

    意思:彼此遇见;会见。
      ▶汉·张衡《西京赋》:“跳

  • 日常

    读音:rì cháng

    繁体字:日常

    英语:daily

    意思:
     1.指太阳永恒存在。
      ▶《宋史•乐志十四》:“干健坤顺,群生首资。日常月升,四时叶熙。”
     
     2.平

  • 不闲

    读音:bù xián

    繁体字:不閑

    意思:(不闲,不闲)
    不娴熟,不精通。
      ▶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以孔璋之才,不闲于辞赋,而多自谓能与司马·长卿同风,譬画虎不成反为狗也。”
      ▶三国·魏·曹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