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释
1.指鸟类。《文选·班固<西都赋>》:“毛羣内闐,飞羽上覆。” 吕向 注:“飞羽,鸟类。” 明 刘基 《石末公再赋元夕见寄用韵酬之》:“听尽残鐘成不寐,那无飞羽入玄间。”
2.比喻轻微。《淮南子·览冥训》:“夫瞽师庶女,位贱尚葈,权轻飞羽。” 高诱 注:“瞽师庶女復贱於主枲之官,故曰‘权轻飞羽’也。”
3.
读音:xiū zhú
繁体字:修竹
英语:tall bamboos
意思:(参见脩竹)长长的竹子。 ▶《世说新语•企羡》“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刘孝标注引晋·王羲之
读音:qīng sōng
繁体字:青鬆
意思: 1.苍翠的松树。 ▶《汉书•贾山传》:“﹝秦﹞为驰道于天下……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
读音:láng gān
繁体字:琅玕
意思:亦作“瑯玕”。 1.似珠玉的美石。 ▶《书•禹贡》:“厥贡惟球、琳、琅玕。” ▶孔传:“琅玕,石而似玉。” ▶孔颖达疏:“琅玕,石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