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咸阳主簿王秘校》 持入咸阳市,本出故侯家。

持入咸阳市,本出故侯家。

意思:拿进了咸阳市,本出所以侯家。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咸阳主簿王秘校》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兰草和瓜的成长过程,以及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易。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兰草和瓜从种子到成熟的过程,以及在市场上被交易的过程。 首句“昔见兰丛牙,今见连蔓瓜”,诗人描述了兰草和瓜从幼苗到长成蔓藤和瓜的过程。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更加形象和富有感染力。 “持入咸阳市,本出故侯家”,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兰草和瓜被带到市场的过程。这里,兰丛和连蔓瓜被带到了繁华的咸阳市场,供人们观赏和交易。而它们的出身也得到了强调,即它们来自普通的农家。 “五色相钩蔕,秦人应自夸”,诗人描绘了兰丛和连蔓瓜的外观,它们的花朵色彩斑斓,相互交错,吸引了众多秦地人的目光。这里再次强调了兰丛和连蔓瓜的美,同时也暗示了它们在市场上的价值。 “行当七月荐,乞巧杂盘花”,最后两句诗人在描述兰丛和连蔓瓜在七月被献上时,也表达了对它们的珍视和喜爱。同时,乞巧和盘花也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兰丛和连蔓瓜的生长过程和市场交易的过程,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它们的珍视和喜爱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富有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见兰丛牙,今见连蔓瓜。
持入咸阳市,本出故侯家。
五色相钩蔕,秦人应自夸。
行当七月荐,乞巧杂盘花。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咸阳市

    读音:xián yáng shì

    词语解释

    ⒈  在陕西省中部、渭河沿岸,陇海、咸铜两铁路交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秦置县,并为国都。1952年设市。人口82.2万(1995年)。市东有秦国都城遗址。北部毕郢塬多古代帝王陵墓,有茂陵、昭陵、乾陵等。

  • 咸阳

    读音:xián yáng

    繁体字:鹹陽

    英语:Xianyang

    意思:(咸阳,咸阳)
    指秦桧。
      ▶《战国策•秦策四》载,齐、韩、魏攻秦,昭王割三城以求和,且曰:“宁亡三城而悔,无危咸阳

  • 侯家

    读音:hòu jiā

    繁体字:侯家

    意思:犹侯门。指显贵人家。
      ▶明·何景明《明月篇》诗:“侯家臺榭光先满,戚里笙歌影乍低。”

    造句:暂无 >查看更多侯家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