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十二月二十九日雪三首》 岁是明朝尽,春犹半月迟。

岁是明朝尽,春犹半月迟。

意思:每年这明天尽,春天像半个月迟。

出自作者[宋]赵蕃的《十二月二十九日雪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岁是明朝尽,春犹半月迟》是一首描绘自然季节变化和农事活动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联“岁是明朝尽,春犹半月迟”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春天的缓慢。这句诗通过“明朝尽”和“半月迟”的对比,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春天的短暂,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颔联“人言无复雪,天意肯违时”表达了人们对天气变化的期待和无奈。这里提到“无复雪”,暗示着天气可能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天意肯违时”则表达了作者对天意的理解,认为天意不会违背时机,为后文的农事活动描绘了背景。 颈联“宿麦争萌达,遗蝗绝类滋”描绘了农事活动的情况。这里提到“宿麦”,是指前一年种植的麦子,现在正在发芽生长;而“遗蝗”则是指已经飞走的蝗虫,不会再对农作物造成危害。这两句诗描绘了农事活动的积极一面,为全诗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尾联“年丰如可待,吾岂病长饥”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感慨。这里提到“病长饥”,是指长期饥饿的痛苦,而“如可待”则表达了作者对丰收的期待,同时也暗示着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季节变化和农事活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岁是明朝尽,春犹半月迟。
人言无复雪,天意肯违时。
宿麦争萌达,遗蝗绝类滋。
年丰如可待,吾岂病长饥。

关键词解释

  • 明朝

    读音:míng cháo

    繁体字:明朝

    英语:Ming

    意思:I

     1.清晨。
       ▶晋·左思《娇女》诗:“明朝弄梳臺,黛眉类扫迹。”
      
     2.明天。今天的

  • 半月

    (1).半亏之月。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沅水》:“ 沅水 ,又东歷 临沅县 西,为 明月池 白壁湾 ,湾状半月。” 北周 王褒 《从军行》:“平云如阵色,半月类城形。” 唐太宗 《秋日即目》诗:“落野分星箭,弦虚半月弓。”
    (2).半个月。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白菊》诗:“已过重阳半月天,琅华千点照寒烟。”《宋史·食货志上二》:“二税须於三限前半月毕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