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和叔城东寻春》 提携上樽酒,馔不过鱼蔬。

提携上樽酒,馔不过鱼蔬。

意思:提带上美酒,食物不过鱼蔬菜。

出自作者[宋]韩维的《答和叔城东寻春》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郊游诗,描绘了作者在城东隅的园林和精庐中寻找春天的景象。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首联“寻春之何所,乃在城东隅。东隅信佳处,名园间精庐。”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寻找春天的决心和在城东隅的名园和精庐中找到了春天的欣喜。 颔联“时属积雪霁,田壤坟以苏。雍容二三骑,并辔徐厥驱。”描绘了当时的环境和作者与同伴的悠闲态度。积雪初霁,田地复苏,作者和同伴从容地骑马并行,进一步表现出郊游的轻松愉快。 接下来的诗句中,作者通过描述园林和精庐中的景色,如“仆童怪且议,寒野安所娱。不知阳和气,泱漭于空虚。”、“仰视孤刹起,突兀疑神扶。”、“其下万华屋,碧瓦鱼鳞铺。”等,进一步展示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同时,他也描述了周围的建筑和植物,如“南行历亭馆,近接栋与栌。”、“阴草含碧色,阳条散红腴。”等,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在描述过程中,作者也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如“为奉岂非薄,欢至自有余。”、“却思九衢上,车马何区区。”等,这些都是他对简单、自然生活的赞美。 最后,作者反思了城市生活的繁忙和势利,对求取暇逸的渴望,但同时也明白自己无法得到片刻的暇逸。这种对比和反思,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郊游诗,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绘和对生活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作者的细腻观察力和优美的文学表达能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寻春之何所,乃在城东隅。
东隅信佳处,名园间精庐。
时属积雪霁,田壤坟以苏。
雍容二三骑,并辔徐厥驱。
仆童怪且议,寒野安所娱。
不知阳和气,泱漭于空虚。
仰视孤刹起,突兀疑神扶。
其下万华屋,碧瓦鱼鳞铺。
南行历亭馆,近接栋与栌。
阴草含碧色,阳条散红腴。
周览气象嘉,高步形踪舒。
提携上樽酒,馔不过鱼蔬。
为奉岂非薄,欢至自有余。
却思九衢上,车马何区区。
红尘塞两眼,势利各有趋。
虽欲求暇逸,何能幸须臾。

作者介绍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祖籍真定灵寿(今属河北),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

关键词解释

  • 提携

    读音:tí xié

    繁体字:提攜

    短语:援手 援助 扶持 辅 拉扯 声援 帮忙 帮 扶 协助 扶植 支援 助 赞助 增援 帮助 协 拉 扶助 提挈 辅助 救助 襄 援

    英语:<

  • 不过

    读音:bù guò

    繁体字:不過

    短语:然 而是 但 可 而

    英语:merely

    意思:(不过,不过)

     1.无差错。
      ▶《易•豫》:“天地

  • 上樽

    读音:shàng zūn

    繁体字:上樽

    意思:同“上尊”。
     宋·周密《齐东野语•孝宗圣政》:“已而中使以上樽珍膳至。”

    解释:1.同\"上尊\"。

  • 酒馔

    读音:jiǔ zhuàn

    繁体字:酒饌

    意思:(酒馔,酒馔)

     1.犹酒食。
      ▶《魏书•薛怀吉传》:“俄而酒馔相寻,刍粟继至。”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解纷》:“及告事人至,置之县狱,曜就加

  • 鱼蔬

    引用解释

    亦作“ 鱼蔌 ”。 即鱼菜。 宋 王禹偁 《送朱九龄》诗:“江城丰稻米,水市多鱼蔌。”

    读音:yú sh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