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河湟有感》 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意思:汉人都作胡儿告诉,拒绝向城上骂汉人。

出自作者[唐]司空图的《河湟有感》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由于战争而导致的民族与文化冲突的悲惨景象。首句“一自萧关起战尘”,直接点出了战争的源头——萧关,一个边塞要地,由于战争的爆发,使得尘埃四起,混乱不堪。 第二句“河湟隔断异乡春”,河湟,指的是黄河与湟水,这两条河流的地区因为战争而被隔断,使得春天的气息无法传递到那边,形成了异乡的局面,进一步展现了战争的恶劣影响。 第三句“汉儿尽作胡儿语”,汉儿,指的是汉族的儿童,这句诗描绘了因为战争的影响,汉族的儿童被迫放弃了自己的语言,转而使用胡儿的语言,这是文化侵略和民族压迫的象征。 最后一句“却向城头骂汉人”,以戏剧性的方式揭示了文化冲突的悲剧。这些被迫使用胡儿语的汉族儿童,站在城头上骂自己的同胞,这是一种无奈,一种悲哀,也是一种对战争的深深谴责。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通过对战争导致的民族与文化冲突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恶劣影响,对战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谴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
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作者介绍
司空图(837~908),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

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关键词解释

  • 汉儿

    读音:hàn ér

    繁体字:漢兒

    意思:(汉儿,汉儿)

     1.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对汉人的称唿。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折杨柳歌辞》:“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
      ▶明·陈沂《询刍录•汉子》:

  • 儿语

    读音:ér yǔ

    繁体字:兒語

    造句:

  • 城头

    读音:chéng tóu

    繁体字:城頭

    意思:(城头,城头)
    城墻上。
      ▶唐·王昌龄《出塞》诗之二:“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元·萨都剌《高邮城晓望》诗:“城上高楼城下湖,城头画角晓呜呜。

  • 胡儿

    读音:hú ér

    繁体字:衚兒

    意思:(胡儿,胡儿)

     1.指胡人。多用为蔑称。
      ▶《汉书•金日磾传》:“﹝日磾既亲近,﹞贵戚多窃怨,曰:‘陛下妄得一胡儿,反贵重之。’”唐·李颀《古从军行》:“胡雁哀鸣夜

  • 汉人

    读音:hàn rén

    繁体字:漢人

    英语:Han Chinese person or people

    意思:(汉人,汉人)

     1.汉族人。
      ▶《汉书•匈奴传下》:“近西羌保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