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贻世》 黄金烧欲尽,白发火边生。

黄金烧欲尽,白发火边生。

意思:黄金烧要尽,白头发火边生。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贻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至理不误物,悠悠自不明。黄金烧欲尽,白发火边生。苦惑神仙谜,难收日月精。捕风兼系影,信矣不须争。》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首先,诗人表达了“至理不误物,悠悠自不明”的观点,这是对真理和智慧的赞美。他认为真理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失去意义,反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明晰。这是一种对人类智慧的敬畏和赞美,也是对人类追求真理的鼓励和激励。 其次,诗人通过“黄金烧欲尽,白发火边生”的形象比喻,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黄金虽然珍贵,但经过火烧之后也会变得无色无味;而白发则在火边逐渐生长,象征着生命的衰老和终结。这种形象的比喻让人深思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让人更加珍惜时间,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此外,诗人还表达了对神仙之谜的苦惑,认为难以收日月之精。这表明诗人对神仙信仰的怀疑和困惑,也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敬畏。最后,诗人以“捕风兼系影,信矣不须争”结尾,表达了对人生和自然的豁达和超脱。他认为我们应该把握住现实,不要被虚幻的东西所迷惑,也不要过于执着于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充满了哲理和智慧。它鼓励人们追求真理,珍惜时间,尊重自然规律,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过于执着于虚无缥缈的东西,要豁达超脱地面对人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至理不误物,悠悠自不明。
黄金烧欲尽,白发火边生。
苦惑神仙谜,难收日月精。
捕风兼系影,信矣不须争。
作者介绍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白发

    读音:bái fà

    繁体字:白發

    英语:leukotrichia

    意思:(参见白发,白髮)

    近义词: 白首、鹤发

    反义词: 朱颜、

  • 黄金

    读音:huáng jīn

    繁体字:黃金

    短语:

    英语:gold

    意思:(黄金,黄金)

     1.指铜。
      ▶《书•舜典》“金作赎刑”孔传:“金,黄金。”

  • 发火

    读音:fā huǒ

    繁体字:發火

    短语:走火 失火

    英语:catch fire

    意思:(发火,发火)

     1.起火;燃火。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