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去年秋,偶游宝山上方。入一小院,阒然无人》
我初无言说,师亦无对酬。
我初无言说,师亦无对酬。
意思:
我并没有说,老师也没有回答酬。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去年秋,偶游宝山上方。入一小院,阒然无人》
全文赏析
【原题】:
去年秋,偶游宝山上方。入一小院,阒然无人。有一僧,隐几低头读书。与之语,漠然不甚对。问其邻之僧,曰︰\"此云闇黎也,不出十五年矣。"今年六月,自常、润还,复至其室,则死葬数月矣。作诗题其壁
相关句子
莫把无言绝病根,病根深处是无言。
--
出自《病中三偈》作者:[宋]范成大
临风对月但无言,无言即是怀仙处。
--
出自《怀仙吟二首》作者:[宋]白玉蟾
无言哽噎。
--
出自《醉落魄·预赏景龙追悼明节皇后》作者:[宋]赵佶
淡无言。
--
出自《江城子 赋水仙》作者:[元]赵孟*
无言哽噎。
--
出自《醉落魄/一斛珠》作者:[宋]赵佶
悄无言。
--
出自《江城子·仙肌香润玉生寒》作者:[元]赵雍
无言但点头。
--
出自《菩萨蛮·眉尖早识愁滋味》作者:[宋]黄公度
无言空伫立。
--
出自《菩萨蛮·斜阳山下明金碧》作者:[宋]姚宽
昔我初迁。
--
出自《朔风诗》作者:[魏晋]曹植
我初辞家从军侨。
--
出自《拟行路难》作者:[南北朝]鲍照
我初不知,诸子劳劬。
--
出自《堂成》作者:[宋]苏辙
忆我初游日,先将石洞敲。
--
出自《送道人归华阳》作者:[宋]周文璞
忆我初仕时,不敢望高位。
--
出自《送津儿之官丽水》作者:[宋]吴芾
我初未识子,已知子能文。
--
出自《答葛蕴》作者:[宋]曾巩
我初作郡犹未贫,比。
--
出自《次韵赵宾暘见寄长句》作者:[宋]方回
见说师斋暇,时来此读经。
--
出自《时思荐福寺》作者:[宋]杜汝能
见说师知处,从来佛不言。
--
出自《赠僧绍明》作者:[唐]姚合
谩说师雄醉月边,稚川曾隐此山巅。
--
出自《罗浮》作者:[宋]李龙高
亦无动威,亦无止力。
--
出自《视民诗》作者:[唐]柳宗元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
出自《木兰辞》作者:[南北朝]南北无名
来亦无所从,去亦无所至。
--
出自《临终偈》作者:[宋]释行元
无苦亦无乐,无明亦无昧。
--
出自《拟寒山拾得二十首》作者:[宋]王安石
无贵亦无贱,无固亦无必。
--
出自《四事吟》作者:[宋]邵雍
无贵亦无贱,无固亦无必。
--
出自《四事》作者:[宋]林之奇
我初无言说,师亦无对酬。
--
出自《去年秋偶游宝山上方入一小院阒然无人有僧隐》作者:[宋]苏轼
素风有子堪传遗,禅论将谁共对酬。
--
出自《次韵奉和知府温尚书送致政朱侍郎十六韵》作者:[宋]杨亿
忽然遇维摩居士东指西指,又且如何对酬。
--
出自《偈颂二十二首》作者:[宋]释妙伦
诗句原文
云师来宝山,一住十五秋。
读书尝闭户,客至不举头。
去年造其室,清坐忘百忧。
我初无言说,师亦无对酬。
今来复扣门,空房但飕飀。
云已灭无余,薪尽火不留。
却疑此室中,常有斯人不。
所遇孰非梦,事过吾何求。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