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云一池墨,碧线半篆香。
意思:乌云一池墨,碧线半篆香。
出自作者[宋]陆游的《泊三江口》
全文赏析
这首诗《迟明离武昌,薄暮次黄冈》是一首描绘自然之美和表达宁静之心的优美作品。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联“勿言触热行,一雨三日凉”,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描绘了旅途中的炎热与清凉。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描述天气如何炎热,而是通过“一雨三日凉”的描述,暗示了旅途中的清凉。这种表达方式既避免了语言的重复,又增添了诗的韵味。
颔联“北窗荻萧萧,南窗江茫茫”,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北窗的荻草萧萧,南窗的江水茫茫,这些景象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这里,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富有诗意的语言,将自然景色与旅途中的感受融为一体,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颈联“玄云一池墨,碧线半篆香”,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旅途中的另一种景象——墨香和篆香。玄云下的墨色如碧线般飘逸,半篆香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这里,诗人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将墨香和篆香与旅途中的感受联系在一起,进一步丰富了诗的内涵。
尾联“尚无车马尘,况复争夺场”,诗人表达了对旅途中的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里,诗人通过描述没有车马喧嚣的尘土飞扬的世界,表达了对远离世俗纷争的渴望。这种向往宁静生活的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最后,“此乐殊未央”表达了诗人对旅途中的宁静生活的喜爱和享受。这种对宁静生活的喜爱和享受贯穿了整首诗的主题。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和感受,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对比、比喻、象征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 一池萍碎。-- 出自《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作者:[宋]苏轼
- 一池风皱。-- 出自《点绛唇·竹外梅花》作者:[宋]王之道
- 一池星。-- 出自《昭君怨·船过柳湾亭曲》作者:[宋]张鎡
- 一池春皱。-- 出自《一落索·水与东风俱秀》作者:[宋]杨泽民
- 雨过一池沤。-- 出自《荷叶杯 戏效花间体》作者:[近代]王国维
- 望玄云。-- 出自《齐雩祭歌 黑帝 二》作者:[南北朝]谢朓
- 玄云欲落雪。-- 出自《子瞻尚书惠涵星砚月石风林屏作歌以送之赋十》作者:[宋]范祖禹
- 且歌玄云曲。-- 出自《登泽州城北楼宴》作者:[唐]陈子昂
- )玄云渰凄凄。-- 出自《自笑(〔一题:试笔〕)》作者:[宋]苏轼
- 玄云拖朱阁。-- 出自《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二首其二》作者:[魏晋]陆机
- 玄云互相仍。-- 出自《梁甫吟》作者:[魏晋]陆机
- 宝篆香沈。-- 出自《行香子·宝篆香沈》作者:[宋]朱敦儒
- 篆香销半奁。-- 出自《菩萨蛮·浅寒带暝和烟下》作者:[宋]程垓
- 箫鼓远,篆香迟。-- 出自《诉衷情·青垂柳线水平池》作者:[宋]朱敦儒
- 迤逦篆香裛。-- 出自《霜天晓角·几夜锁窗揭》作者:[宋]程垓
- 酒醒篆香残。-- 出自《诉衷情·东风罨岸进船难》作者:[宋]丘崈
- 篆香同夕烟。-- 出自《阮郎归·苏台一别费三年》作者:[宋]李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