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张九龄》 禄山必兆边陲祸,林甫终贻庙社忧。

禄山必兆边陲祸,林甫终贻庙社忧。

意思:安禄山一定兆边境祸害,李林甫最终给宗庙忧虑。

出自作者[宋]徐钧的《张九龄》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对政治决策的警示。它通过对安禄山和李林甫这两个历史人物的描绘,揭示了他们各自的命运和行为对国家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在历史长河中的延续。 首先,“禄山必兆边陲祸”指的是安禄山,一个在唐朝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叛乱直接导致了唐朝的衰落。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安禄山潜在的威胁性的认识,暗示了他的野心和力量,可能会给边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林甫终贻庙社忧”则是对李林甫的描述。李林甫是唐朝的一位重要官员,但他的政策导致了社会的矛盾和不满,最终给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社会问题。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李林甫政策的批判,以及这些政策对国家长远发展的影响。 “二事眼前君不悟”是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批评,作者认为当权者没有看到这些事情的严重性,没有从中吸取教训。 “何须金鉴录千秋”则是对未来的警示。金鉴是一个古代的镜子,常用来比喻历史的镜子。作者希望当权者能够从历史中学习,避免重蹈覆辙,不要让类似的事情在千秋之后重演。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望,它提醒人们要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以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同时,它也表达了对当权者的期望和批评,希望他们能够有远见卓识,做出正确的决策。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禄山必兆边陲祸,林甫终贻庙社忧。
二事眼前君不悟,何须金鉴录千秋。

关键词解释

  • 边陲

    读音:biān chuí

    繁体字:邊陲

    英语:border area

    意思:(边陲,边陲)
    亦作“边垂”。亦作“边埵”。
     
     1.犹边境。
      ▶《左传•成公十三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