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潼关》 田野富农桑,边隅无寇赋。

田野富农桑,边隅无寇赋。

意思:田野富裕农业生产,边角没有侵犯赋。

出自作者[宋]石介的《过潼关》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批评,通过对古代帝王治理国家的策略进行比较,强调了道德和道德治理的重要性。 首先,诗人通过描述古代帝王治理国家的三种策略,表达了对仁义、屏翰、险固三种策略的看法。他认为,仁义是最上策,因为它能够赢得人心,使天下无能敌。屏翰则是指建立强大的国防力量,像盘石一样维护国家的安全。而险固则是指依靠地理优势来保护国家,但可能会放弃道德和仁义,任用智力和武力。 接着,诗人通过描述潼关的历史背景和开元帝时的繁荣景象,表达了对天宝君政荒的批评。诗人指出,天宝年间君主的政治荒废,导致宫廷中养毒蝎之虫,恩爱变成了怨恨和毒害。这暗示了政治腐败和道德沦丧的严重性。 最后,诗人通过描述战争即将来临的紧张气氛,表达了对潼关守军无能的批评。诗人指出,如果仅仅依靠形势和地理优势,而不注重道德和仁义,最终只会徒劳无功。因此,诗人强调了修道德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道德治理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安全。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帝王治理国家的反思和批评,强调了道德和道德治理的重要性。通过对比不同的治国策略,诗人提醒人们要注重道德和仁义,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安全。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对于现代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帝御中原,守国用三策。
上策以仁义,天下无能敌。
其次树屏翰,相维如盘石。
最下恃险固,弃德任智力。
驱马过潼关,览古泪潸滴。
开元帝道明,百蛮奉周历。
田野富农桑,边隅无寇赋。
紫宸日视朝,潼关夜常辟。
天宝君政荒,宫闱养虺蜴。
恩爱成怨疾,心腹生毒螫。
朝闻发渔阳,暮已卷河北。
鸣鼓渡潼关,矢及乘舆侧。
重门徒尔设。
关吏安所职。
始知资形势,不如修道德。

关键词解释

  • 农桑

    读音:nóng sāng

    繁体字:農桑

    英语:farming and sericulture

    意思:(农桑,农桑)

     1.农耕与蚕桑。
      ▶《汉书•景帝纪》:“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 田野

    读音:tián yě

    繁体字:田野

    英语:field

    意思:亦作“田埜”。
     
     1.田地。
      ▶《管子•八观》:“行其田野,视其耕芸,计其农事,而飢饱之国可以知也。”

  • 富农

    读音:fù nóng

    繁体字:富農

    意思:(富农,富农)

     1.泛指拥有大量田产的人。
      ▶唐·于濆《富农诗》序:“濆寓居尧山南六十里,里有富农,得氏琅琊,人指其貌:此多藏者也。积粟万庾,马牛无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