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徐漕移宪浙东二首》 一去中台十九年,爱君忧国得华颠。

一去中台十九年,爱君忧国得华颠。

意思:一离开中台十九年,爱君忧国得到华顶。

出自作者[宋]周必大的《送徐漕移宪浙东二首》

全文创作背景

**《送徐漕移宪浙东二首》是宋朝诗人周必大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与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南侵宋朝的历史事件有关**。这次侵略导致洛阳、汴京一带遭受战争破坏。不久后,汴京沦陷,周必大与许多人一样,携带家人南逃,先到淮海地区,然后渡江至金陵,再沿江而上到达江西,最后南下广东避乱。 这首诗是周必大在金兵南侵后的感时抒愤之作,借古忧今,抒发出一腔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周必大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同时也展示了他坚韧不屈、忠诚报国的精神风貌。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到古诗文网站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去中台十九年,爱君忧国得华颠。
久疑使节留江上,稍喜除书近日边。
寒碧轩窗馀旧句,汗青简册奏新篇。
文章入相公家旧,沙路从今稳着鞭。
作者介绍 洪咨夔简介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宏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庆元元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嘉泰四年(1204年),卒于庐陵,追赠太师。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

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后人汇为《益国周文忠公全集》。

关键词解释

  • 中台

    读音:zhōng tái

    繁体字:中檯

    意思:(参见中臺)

     1.星名。
      ▶《晋书•天文志上》:“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次二星,曰中台。”
      ▶唐·白居易《司徒令公分守东洛移镇北都云云寄献以抒

  • 十九

    读音:shí jiǔ

    繁体字:十九

    意思:十分之九。谓绝大多数。
      ▶《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
      ▶唐·韩愈《平淮西碑文》:“凡蔡卒三万五千,其不乐为兵,愿归为农者十九,悉纵之。

  • 华颠

    读音:huá diān

    繁体字:華顛

    意思:(华颠,华颠)
    白头。指年老。
      ▶《后汉书•崔骃传》:“唐且华颠以悟秦,甘罗童牙而报赵。”
      ▶唐·卢肇《被谪连州》诗:“黄绢外孙翻得罪,华颠故老莫相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