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碧岩亭赠孙尊题》 积霭生泉洞,归云锁石龛。

积霭生泉洞,归云锁石龛。

意思:积雾生泉洞,回来说锁石完。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题碧岩亭赠孙尊题》

全文赏析

这首诗《绝境何人识,高亭万象含》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向往隐逸生活的诗。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绝境和高亭的热爱,以及对自由、清净生活的向往。 首先,诗中描绘了绝境的高亭,它包含着万象,仿佛是大自然的缩影。诗人凭轩远望,目光越过树梢,望向天南,展现出一种开阔、高远的意境。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的宏大和深远。 其次,诗人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象,如积霭生泉洞、归云锁石龛、霞披翠巘、白鸟带晴岚等,展现出山中的清净和幽静。这些景象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的纯净和深远。同时,诗人也描绘了仙去留虚室、龙归涨碧潭等意象,暗示着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由、清净生活的向往。他感叹世上皆可限,人间事久谙,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超脱尘世的渴望。最后,诗人表达了终须脱羁鞅,来此会空谈的愿望,表达了对自由、清净生活的向往和渴望与他人交流、分享这种生活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内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绝境何人识,高亭万象含。
凭轩临树杪,送目极天南。
积霭生泉洞,归云锁石龛。
凡霞披翠巘,白鸟带晴岚。
仙去留虚室,龙归涨碧潭。
幽岩君独爱,玄味我曾耽。
世上悉可限,人间事久谙。
终须脱羁鞅,来此会空谈。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归云

    读音:guī yún

    繁体字:歸雲

    意思:(归云,归云)
    犹行云。
      ▶晋·潘岳《西征赋》:“吐清风之飂戾,纳归云之郁蓊。”
      ▶宋·柳永《少年游》词:“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

  • 石龛

    读音:shí kān

    繁体字:石龕

    意思:(石龛,石龛)
    供奉神像或神主的小石阁。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从此南入谷七里,又届一祠,谓之‘石养父母’,石龛木主存焉。”
      ▶南朝·梁简文帝《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