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华西坝》 雷奔乍过浮香雾,电笑微闻送晚风。

雷奔乍过浮香雾,电笑微闻送晚风。

意思:雷奔忽过浮香雾,电笑微微听到风送晚。

出自作者[现代]陈寅恪的《华西坝》

全文创作背景

陈寅恪的《华西坝》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这首诗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当时中国正处于战火纷飞的状态,陈寅恪在诗中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人类苦难的悲痛之情。其次,华西坝是成都平原上的一个文化地标,当时西方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了华西协合大学,许多著名的文人学者都曾在此任教或学习,陈寅恪也是其中之一。他在诗中描绘了华西坝的美丽景色和文化氛围,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怀念之情。综上所述,陈寅恪的《华西坝》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表达了对战争和人类苦难的悲痛之情,同时也描绘了华西坝的美丽景色和文化氛围,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浅草平场广陌通,小渠高柳思无穷。
雷奔乍过浮香雾,电笑微闻送晚风。
酒困不妨胡舞乱,花娇弥觉汉妆浓。
谁知万国同欢地,却在山河破碎中。
作者介绍
陈寅恪(1890.7.3—1969.10.7),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

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夫人唐筼,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柳如是别传》《寒柳堂记梦》等。

关键词解释

  • 微闻

    读音:wēi wén

    繁体字:微聞

    意思:(微闻,微闻)

     1.隐约听到。
      ▶《史记•项羽本纪》:“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
      ▶宋·岳珂《桯史•天子门生》:“高宗更化,微闻其事。”

  • 雷奔

    读音:léi bēn

    繁体字:雷奔

    意思:亦作“雷渀”。
     如雷之奔行。形容速度之快。
      ▶晋·左思《蜀都赋》:“流汉汤汤,惊浪雷奔。”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三》:“河流激盪,涛涌波襄,雷渀电洩,

  • 浮香

    读音:fú xiāng

    繁体字:浮香

    意思:飘溢的香气。
      ▶隋炀帝《宴东堂》诗:“清音出歌扇,浮香飘舞衣。”
      ▶唐太宗《采芙蓉》诗:“船移分细浪,风散动浮香。”
      ▶唐·卢照邻《曲江花》诗:“浮香绕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