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胡戢七首》 相逢不语忽长啸,今日岂无人姓孙。

相逢不语忽长啸,今日岂无人姓孙。

意思:相逢不语忽然长啸,现在难道没有人姓孙。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和胡戢七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隐居苏门的高士,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高士的敬仰之情。 首句“住近苏门有白云”,诗人以白云喻这位高士,暗示他居住在苏门山附近,过着如白云般清净、高洁的生活。这一句为读者勾勒出一位远离尘世、独居山林的隐者形象。 “闭关却扫道逾尊”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这位高士的品格。他闭关静居,不与外界交往,其道行(道德学问)更加尊贵。这里的“却扫”并非指摈弃宾客,扫除门庭,而是指拒绝应酬,不与俗人来往。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高士的敬重之意。 “相逢不语忽长啸”,诗人用相逢后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他们虽然相遇,但却没有说话,突然间他长啸起来。这一情景既表现了他们之间的默契和了解,也暗示了诗人对这位高士的敬仰之情。 “今日岂无人姓孙”一句,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今日是否真的没有像这位高士一样有道德学问的人呢?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高士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当今社会道德沦丧的忧虑。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通过对一位隐居苏门的高士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住近苏门有白云,闭关却扫道逾尊。
相逢不语忽长啸,今日岂无人姓孙。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长啸

    读音:cháng xiào

    繁体字:長嘯

    英语:utter a long and loud cry

    意思:(长啸,长啸)

     1.大声唿叫。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长啸哀

  • 相逢

    读音:xiāng féng

    繁体字:相逢

    短语:撞见 碰到 遇见 赶上 遇到

    英语:come across

    意思:彼此遇见;会见。
      ▶汉·张衡《西京赋》:“跳

  • 无人

    引用解释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