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自咏遁翁》 俯仰欲求无所愧,举头惟对月华明。

俯仰欲求无所愧,举头惟对月华明。

意思:议案要求无所愧疚,抬起头只回答月华明。

出自作者[宋]高遁翁的《自咏遁翁》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和人生感悟的诗。诗人表达了对虚名浮利的淡然态度,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积极向往。 首联“虚名蜗角不撄情,老木棉裘分此生。”表达了诗人对虚名的冷漠和对生活的朴素态度。诗人用“蜗角”比喻虚名,意味着这些名利如蜗牛触角般微小,不值得去争夺。而“老木棉裘”则代表了朴素的生活,诗人愿意将此生投入其中。 颔联“世事只随今日过,心田留待后人耕。”揭示了诗人对待世事的态度,即活在当下,不纠结过去,不忧虑未来。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后人的关怀和期待,留下心田让后人耕耘,寓意着传承和智慧的积累。 颈联“旧书岂厌从头看,险路何妨退步行。”展示了诗人对学习和探索的态度。旧书从头看,意味着不断学习和反思。险路退步行,则表达了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妨退一步,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尾联“俯仰欲求无所愧,举头惟对月华明。”在这里,诗人表达了他的理想境界:无论身处何处,无论遭遇何事,都能无愧于心。抬头仰望,只有明亮的月光洒下,象征着诗人的心境明净,追求高尚。 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积极向往。通过朴素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诗人将他的智慧和人生态度传递给读者,使我们受益良多。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虚名蜗角不撄情,老木棉裘分此生。
世事只随今日过,心田留待后人耕。
旧书岂厌从头看,险路何妨退步行。
俯仰欲求无所愧,举头惟对月华明。

关键词解释

  • 俯仰

    读音:fǔ yǎng

    繁体字:俯仰

    英语:pitching

    意思:(参见頫仰)

     1.低头和抬头。
      ▶《墨子•鲁问》:“大王俯仰而思之。”
      ▶唐·韩愈《岳阳楼别窦

  • 欲求

    读音:yù qiú

    繁体字:欲求

    意思:欲望;要求。
      ▶巴金《雷》五:“大自然给我们的一种本能,一种欲求,我们就有权利来使它满足。”

    解释:1.欲望;要求。

  • 无所

    读音:wú suǒ

    繁体字:無所

    意思:(无所,无所)

     1.没有地方;没有处所。
      ▶汉·枚乘《七发》:“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无所。”
      ▶唐·韩愈《祭张给事文》

  • 对月

    读音:duì yuè

    繁体字:對月

    意思:(对月,对月)

     1.向月。
      ▶南朝·陈·张正见《有所思》诗:“看花忆塞草,对月想边秋。”
      ▶唐·李白《将进酒》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