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李子寿通判曾庆祖判院投赠喜雨口号八首》 尘涨冲头不识泥,朝来也解滑霜蹄。

尘涨冲头不识泥,朝来也解滑霜蹄。

意思:灰尘涨冲头不认识泥,早上来了解滑霜蹄。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和李子寿通判曾庆祖判院投赠喜雨口号八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尘涨冲头不识泥,朝来也解滑霜蹄。两公玉句惊风雨,把玩都忘日脚西。》,作者是宋代诗人刘子翚。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个人情感的诗。 首句“尘涨冲头不识泥”,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早晨的景象,大雾弥漫,尘土飞扬,连头部都受到了冲击,仿佛连泥巴都认不出来。这种描绘方式既形象生动,又带有一种荒凉和萧瑟的气氛。 “朝来也解滑霜蹄”一句,诗人用“滑霜蹄”形容早晨的霜,形象地描绘了霜的质地和出现,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两公玉句惊风雨,把玩都忘日脚西”两句,诗人对两位诗人的作品赞不绝口,甚至被其诗句的震撼力所震撼,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对两位诗人的敬仰之情,也表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在面对自然和人生时的思考和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尘涨冲头不识泥,朝来也解滑霜蹄。
两公玉句惊风雨,把翫都忘日脚西。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朝来

    读音:zhāo lái

    繁体字:朝來

    意思:(朝来,朝来)
    早晨。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元·顾德辉《青玉案》词:“晴日朝来升屋角,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

  • 尘涨

    读音:chén zhǎng

    繁体字:塵漲

    意思:(尘涨,尘涨)
    见“尘障”。

    解释:1.见\"尘障\"。

    造句:暂无

  • 不识

    读音:bù shí

    繁体字:不識

    英语:fail to see; be ignorant of; not know; not appreciate

    意思:(不识,不识)

     1.不知道,不

  • 霜蹄

    读音:shuāng tí

    繁体字:霜蹄

    意思:即马蹄。语本《庄子•马蹄》:“马蹄可以践霜雪。”
      ▶唐·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引》:“霜蹄蹴踏长楸间,马官厮养森成列。”
      ▶宋·苏轼《韦偃牧马图》诗:“至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