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高寺丞宰岐上》 人豪固秦俗,地古自豳风。

人豪固秦俗,地古自豳风。

意思:人豪是秦国的风俗,地方古代从豳风。

出自作者[宋]韩维的《送高寺丞宰岐上》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赠别应制举归山》,作者是唐朝的李中。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通过对友人归隐山林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向往。 首联“墨绶垂腰底,怜君尚一同”,诗人以墨绶为喻,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的赞美之情。墨是黑色的丝织品,古代用作官印的标志,这里代指官职;绶是系印的带子,垂在腰间。诗人用“垂腰底”来形容友人辞官后的生活状态,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友人归隐后的闲适生活。同时,“怜君尚一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赞美之情。 颔联“人豪固秦俗,地古自豳风”,诗人通过描述友人所在地的风俗,进一步赞美了友人的归隐行为。秦俗指的是秦地的风俗,这里指友人所在地的风俗豪放;而“自豳风”则指归隐山林的生活类似于古代的豳地风俗,即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赞赏和向往之情。 颈联“春色鸣弦外,山光隐几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赞美之情。春色和山光都是自然美景的象征,而“鸣弦外”和“隐几中”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环境的赞赏之情。这一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为整首诗增添了优美的氛围。 尾联“定应传善政,不日到关东”,诗人以期望的语气表达了对友人归隐后能够继续推行善政的期待。诗人相信友人一定会将美好的政治传统继续发扬光大,不久就会回到关东地区继续推行善政。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信任和期待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归隐生活的赞美和期望,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风俗人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整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信任,展现了友情的美好和珍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墨绶垂腰底,怜君尚一同。
人豪固秦俗,地古自豳风。
春色鸣弦外,山光隐几中。
定应传善政,不日到关东。
作者介绍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祖籍真定灵寿(今属河北),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

关键词解释

  • 人豪

    读音:rén háo

    繁体字:人豪

    意思:人中豪杰。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于此时而不成封侯之业者,非人豪也。”
      ▶《魏书•张衮传》:“夫遭风云之会,不建腾跃之功者,非人豪也。”
      ▶明·李贽《

  • 古自

    读音:gǔ zì

    繁体字:古自

    意思:古子。仍然。
      ▶元·马致远《黄粱梦》第四摺:“瓢古自放在灶窝,驴古自映着树科。”
      ▶元·曾瑞《一枝花•买笑》套曲:“肯的你舒心儿便许俺,我古自未敢道真假。”参见“古子”。<

  • 豳风

    读音:bīn fēng

    繁体字:豳風

    意思:(豳风,豳风)
    《诗经》的十五《国风》之一。共计七篇二十七章,都是西周时代的诗歌。
      ▶清·张英《拟古田家诗》之二:“昔爱诵《豳风》,亦常歌《小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