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谢恭》 为客归宜早,高堂白发生。

为客归宜早,高堂白发生。

意思:为客人回应该早,高堂生白头发。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送谢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 首句“凉风起江海,万树尽秋声”,诗人以凉风起、江海荡漾,万树摇落,写出了秋天的肃杀景象。而“秋声”二字则点题,暗示了季节,同时也为整首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摇落岂堪别,踌躇空复情”两句,诗人直接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摇落,即落叶凋零之意,象征着离别和别离的痛苦。诗人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无法承受,只能独自踌躇,空自伤情。 “帆过京口渡,砧响石头城”两句,诗人描绘了船只经过京口渡口,石城传来捣衣的砧声,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帆和砧声都象征着离别和远行,使读者仿佛看到了船只渐行渐远,消失在视线之外的情景。 最后,“为客归宜早,高堂白发生”两句,诗人以劝诫的口吻表达了对早日归乡的渴望。他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一个满头白发的客人,而家乡的亲人却仍在等待他。这两句既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 整首诗以秋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诗中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无奈。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凉风起江海,万树尽秋声。
摇落岂堪别,踌躇空复情。
帆过京口渡,砧响石头城。
为客归宜早,高堂白发生。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高堂

    读音:gāo táng

    繁体字:高堂

    英语:big hall; main hall; one\'s parents

    意思:
     1.高大的厅堂,大堂。
      ▶《楚辞•招魂》:“高堂邃宇,槛层

  • 白发

    读音:bái fà

    繁体字:白發

    英语:leukotrichia

    意思:(参见白发,白髮)

    近义词: 白首、鹤发

    反义词: 朱颜、

  • 发生

    读音:fā shēng

    繁体字:發生

    短语:有 闹 生出 出 发 来 起

    英语:to happen

    意思:(发生,发生)

     1.萌发,滋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