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游杨梓岩》 天半秋风鸣万松,芫花半落夕阳红。

天半秋风鸣万松,芫花半落夕阳红。

意思:半边天秋风叫万松,芫花花掉了一半夕阳红。

出自作者[宋]白玉蟾的《游杨梓岩》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天半秋风鸣万松》是一首描绘秋日景象、表达诗人心境的优美诗篇。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出一种悠然自得、超脱尘世的情感。 首句“天半秋风鸣万松”,诗人以秋天的景象开头,描绘了秋风在半山腰上吹拂着万松的景象,给人一种肃杀而壮美的感觉。这句诗为读者展现了秋天的壮丽景色,同时也为后面的诗篇奠定了情感基调。 “芫花半落夕阳红”一句,诗人用芫花作为意象,表达了秋天的凋零与落寞。而夕阳红则象征着秋日的温暖与希望,与芫花的凋零形成对比,进一步丰富了诗的内涵。 “寮烟暗锁仙坛古,野意深藏丹灶空”这两句诗描绘了古时的修炼场所和炼丹设施在秋日的景象。寮烟暗锁描绘了仙坛的古老和神秘,野意深藏则描绘了秋日中丹灶的空旷和寂静。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也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人採紫芝何处觅,我来白昼不相逢”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寻找紫芝失败的遗憾和无奈。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白日里寻找紫芝却未能如愿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两句“一声箫管笑扬袂,秋色满怀诗兴浓”,诗人通过箫管声和欢笑,表达了自己在秋色中满怀诗兴的情感。这一句诗将前文的情感推向高潮,同时也为整首诗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自然的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半秋风鸣万松,芫花半落夕阳红。
寮烟暗锁仙坛古,野意深藏丹灶空。
人採紫芝何处觅,我来白昼不相逢。
一声箫管笑扬袂,秋色满怀诗兴浓。
作者介绍 李白简介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

关键词解释

  • 芫花

    读音:yuán huā

    繁体字:芫花

    英语:Daphne genkwa

    详细释义:植物名。瑞香科瑞香属,落叶小灌木。高约一公尺。叶短柄、对生,椭圆形或倒披针形。花簇生于枝顶,淡紫色,先端

  • 天半

    读音:tiān bàn

    繁体字:天半

    意思:犹言半空中。
      ▶《艺文类聚》卷三九引南朝·梁·王僧孺《侍宴》诗:“蔓草亘巖垂,高枝起天半。”
      ▶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惟有匡庐,数百里外望之,天半若芙蓉焉。

  • 秋风

    读音:qiū fēng

    繁体字:秋風

    英语:autumn wind

    意思:(秋风,秋风)

     1.秋季的风。
      ▶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