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铅山写怀》 池塘营水眼,岭峤结花根。

池塘营水眼,岭峤结花根。

意思:池塘营水眼,岭峤结花根。

出自作者[唐]曹松的《铅山写怀》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天涯兵火后,风景畏临门》。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在描述一个经历过战争和灾难的地方,以及作者对这种环境的深深感慨。 首句“天涯兵火后,风景畏临门”,描绘了一个战火纷飞的世界,一切都变得陌生和可怕。这里的“天涯”可能指的是遥远的地方,也可能暗指作者所处的地方已经不再是曾经的故乡,而“兵火”则象征着战争的破坏和灾难。而“风景畏临门”则表达了作者对眼前景象的厌恶和恐惧,仿佛所有的美好都被破坏殆尽。 接下来的诗句“骨肉到时节,团圆因梦魂。”描绘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团圆的渴望。尽管骨肉团聚的时刻似乎遥不可及,只能依靠梦魂来实现。这种深深的思念和渴望,反映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使得人们无法享受应有的亲情和温暖。 “池塘营水眼,岭峤结花根。”这两句描绘了作者眼前环境的荒凉和萧条。池塘已经干涸,只剩下一个个水洼;岭峤上的花也已经枯萎,没有了生机。这些景象都反映了战争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最后两句“耳纵听歌吹,中心不可论。”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环境的无奈和痛苦。尽管能够听到歌声和音乐,但是内心却无法平静,无法对这种环境做出评论。这反映了作者对战争的深深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后的荒凉景象和对亲人的思念,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深深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涯兵火后,风景畏临门。
骨肉到时节,团圆因梦魂。
池塘营水眼,岭峤结花根。
耳纵听歌吹,中心不可论。
作者介绍
曹松,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关键词解释

  • 池塘

    读音:chí táng

    繁体字:池塘

    短语:

    英语:pond

    意思:
     1.蓄水的坑,一般不太大,也不太深。
      ▶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池塘生春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