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和倦知翁近感》 行帐云垂尾闾海,前锋尘接秣陵秋。

行帐云垂尾闾海,前锋尘接秣陵秋。

意思:行帐说垂尾闾入海,前锋在接到南京秋季。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次和倦知翁近感》

全文赏析

这首诗《过师枕席万全不,遮道壶浆孰献酬》是一首描绘战争场面的诗,通过对军队行军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思考。 首联“过师枕席万全不,遮道壶浆孰献酬”描绘了军队行军的场景,表现了士兵们的安全感和民众的支持。其中,“万全不”表达了军队的自信和实力,“遮道壶浆孰献酬”则描绘了民众的热情和拥护。 颔联“行帐云垂尾闾海,前锋尘接秣陵秋”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场面,行帐、云垂、尾闾海、尘接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战争的紧张和激烈。而“秣陵秋”则暗示了战争对秋天的秣陵产生了影响,预示着未来的战事。 颈联“从来崩坼成儿戏,赢得荒唐写客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慨。诗人认为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在现在看来只是儿戏,这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更迭。同时,“荒唐写客愁”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和忧愁。 尾联“一老观星揩泪眼,欃枪斜指少微留”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其中,“观星”暗示了一位老人的智慧和远见,“揩泪眼”则表达了老人对过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欃枪斜指少微留”则暗示了对未来人才的期待和关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思考。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词语和意象,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时,也展现了自己的才情和智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过师枕席万全不,遮道壶浆孰献酬。
行帐云垂尾闾海,前锋尘接秣陵秋。
从来崩坼成儿戏,赢得荒唐写客愁。
一老观星揩泪眼,欃枪斜指少微留。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 尾闾

    读音:wěi lǘ

    繁体字:尾閭

    英语:lower reaches

    意思:(尾闾,尾闾)

     1.古代传说中泄海水之处。
      ▶《庄子•秋水》:“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

  • 前锋

    读音:qián fēng

    繁体字:前鋒

    短语:开路先锋

    英语:vanguard

    意思:(前锋,前锋)

     1.先锋;先头部队。
      ▶《史记•黥布列传》:

  • 行帐

    读音:xíng zhàng

    繁体字:行帳

    意思:(行帐,行帐)

     1.行军或出游时所搭的篷帐。
      ▶唐·杜甫《军中醉歌寄沈八刘叟》:“野膳随行帐,华音发从伶。”
      ▶金·元好问《再到新卫》诗:“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