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辛酉岁冬十一月随驾幸岐下作》 雨露涵濡三百载,不知谁拟杀身酬。

雨露涵濡三百载,不知谁拟杀身酬。

意思:雨露滋润柔软三百年,不知道谁准备杀身酬。

出自作者[唐]韩偓的《辛酉岁冬十一月随驾幸岐下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首句“曳裾谈笑殿西头,忽听征铙从冕旒”描绘了诗人出入宫廷的场景,他与友人在宫殿的西头谈笑风生,突然间听到了高官厚禄的征召声。这里的“曳裾”和“谈笑”形象地描绘了宫廷生活的轻松氛围,而“忽听征铙”则暗示了诗人对权力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 “凤盖行时移紫气,鸾旗驻处认皇州”两句描绘了宫廷的壮丽景象,凤凰车辇行进时,紫气升腾,鸾鸟旗帜驻扎的地方是那繁荣昌盛的皇城。这里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宫廷的威严和繁荣,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权力的向往和对国家的忠诚。 “晓题御服颁群吏,夜发宫嫔诏列侯”两句描绘了诗人日常的工作,他清晨为皇帝题写御服颁发给官员,夜晚则由宫女传达皇帝的诏令给列侯。这两句描绘了诗人身居高位,负责传达皇帝旨意的形象,同时也揭示了宫廷内部的权力运作机制。 “雨露涵濡三百载,不知谁拟杀身酬”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思考。他感叹皇帝的恩泽滋润了三百年的历史,然而却不知道谁会愿意以身相殉来回报皇帝的恩泽。这里的“雨露”象征皇帝的恩泽,“杀身酬”则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和报恩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权力的渴望和对国家的忠诚,表达了对宫廷内部权力运作机制的理解和感慨。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忠诚和报恩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这首诗的深度和内涵,使得它成为了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曳裾谈笑殿西头,忽听征铙从冕旒。
凤盖行时移紫气,鸾旗驻处认皇州。
晓题御服颁群吏,夜发宫嫔诏列侯。
雨露涵濡三百载,不知谁拟杀身酬。
作者介绍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关键词解释

  • 杀身

    读音:shā shēn

    繁体字:殺身

    英语:be killed; be murdered

    意思:(杀身,杀身)
    捨生;丧生。
      ▶《墨子•兼爱中》:“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

  • 雨露

    读音:yǔ lù

    繁体字:雨露

    短语:恩惠 人情 惠 德 好处 恩德 恩典 恩

    英语:bounty

    意思:
     1.雨和露。亦偏指雨水。
      ▶《管子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 涵濡

    读音:hán rú

    繁体字:涵濡

    英语:to set a good moral example to the younger generation

    意思:滋润;沉浸。
      ▶唐·元结《大唐中兴颂》

  • 三百

    读音:sān bǎi

    繁体字:三百

    意思:《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刑昺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