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蝉也解怜幽寂,柳外飞来叶底鸣。
意思:一只蝉的理解同情寂静,柳外飞来叶底响。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午坐卧治斋》
全文赏析
这首诗《雨後朝阴到午晴,空斋孤坐纳秋清。一蝉也解怜幽寂,柳外飞来叶底鸣。》是一首描绘秋日景象,表达诗人孤独独坐,感受秋日清凉的诗。
首句“雨後朝阴到午晴,空斋孤坐纳秋清。”描绘了雨后清晨的景象,阳光透过云层,一直到午间都是晴天。诗人独自坐在空旷的书斋里,静静地感受着秋天的清爽和宁静。这里,“纳”字用得巧妙,既表达了诗人独自品味的感觉,又描绘出秋日的清寂和空旷。
第二句“一蝉也解怜幽寂,柳外飞来叶底鸣。”进一步描绘了秋日的寂静和一只蝉的鸣叫。蝉是秋天的象征,而这里说蝉也理解寂静的美,愿意在柳树之外的世界中鸣叫,表达了诗人对秋日清寂的喜爱和欣赏。蝉在柳树之外,叶底鸣叫,更增添了秋日的生机和活力。
整首诗通过雨后清晨、空斋独坐、一蝉鸣叫等细节,描绘出秋日的清寂和宁静,表达了诗人对秋日的喜爱和欣赏。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孤独和静谧的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是一首优秀的中国古典诗歌。